大数据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实践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2期   作者:袁海洋
[导读]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时代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社会不断进步,许多管理化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袁海洋
        湖北金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时代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社会不断进步,许多管理化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数字化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都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新兴的技术组成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条件下,跟管理有关的发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处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管理行业,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难题等待人们去解决。本文就基于这个背景下,对工程项目管理行业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剖析,以期为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项目管理;实践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也可以使企业面临复杂问题时有更加合理的解决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引用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技化,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海量信息进行收集、计算并且存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使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大数据的计算给未来的决策更多的科学性指导,使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的管理。
        1大数据理论
        想要对大数据进行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数据没有明确具体的定义,大数据的定义相对而言更加抽象,而大数据也并不完全是作为一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而存在的,大数据更多的是在当前这个数字时代下所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而大数据也不仅仅是大量数据的整合,同时也是对于计算的应用情况。应用大数据是利用多种技术对于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应用。而有关于对数据资源的所有分析和应用都属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这代表了大数据所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大的。而应用大数据的关键在于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到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2.1管理制度松散化
        从目前工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工程建设工作当中,相关行政部门对其直接进行授权。而在具体的投产和建设环节当中,工程自身的建设质量、应用价值以及维护工作开展等都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而职能单位在发挥自身管理职能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一些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内容和施工要求来落实施工环节,而工程招投标环节以及合同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当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这一情况下,无法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会导致其开工时间与合同具体要求时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一些管理单位的考核制度不够严格,进而导致部分工程由缺乏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等相关企业进行承包,在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相关问题,使工程建设无法满足相关施工要求。
        2.2管理人员队伍能力不强
        从整体上看,企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而且还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有些中小企业仍然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诸多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只考虑到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注重培养与引进管理人才。所以再不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就会发展成为限制建筑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2.3工程管理流程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高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是保证工程项目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个比较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也缺乏系统性,需要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确保工程管理流程的系统性。


        3大数据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实践策略
        3.1更新技术设备
        设备的硬件条件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个前提下。由于现在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运用,所以项目管理行业就需要完善网络设备,为实现数据化的转型提供有利条件。可以安装像云计算之类的技术软件,方便对海量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进而满足项目管理行业在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施工状况进行了解时对数据的需求。也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系统。
3.2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在大数据下有更多的应用方式,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多种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BIM、无人机技术等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使管理的数据更加真实,为现场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对现场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数据分析的强度,能够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可以实现统筹管理,使数据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实践的技术学习当中,这样就可以让大数据处理技术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工程管理当中。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数据信息的来源比较复杂,在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形式包含着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多种类的数据形式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将无效的数据剔除出去,这样就能够使数据更有价值,然后通过对其作用进行分类,使这些数据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数据,为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3.3大数据技术使用体系建设
        要想真正发展大数据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能够真正地在项目管理当中发挥作用,就应该建立起系统的大数据应用体系,让大数据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在这个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点,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实用性。一旦大数据技术对管理工程项目实行全方面覆盖的时候,大数据技术在管理工程方面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建立系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体系,能够保证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3.4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施工单位应该重视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等其他方面的教育,提升职工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管理层人员,这是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针对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具备与岗位相对应的资质管理证书,从而达到岗位要求。湖北金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在康宁10.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厂房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在检查管理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时就比较合理到位,严格按照全过程项目管理规定要求检查其上岗证,对综合素质偏低的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对入职员工进行全方位教育。第二,增强对入职员工的全过程咨询管理专业技能培训。施工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也对该项目部职工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主要包含: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问题、注意事项、技术规范、施工要点等,提升职工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并且还要完善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确保管理人员熟悉工程涉及到的各种施工工艺。第三,让项目参与各方职工充分认识到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必要性,明晰项目管理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个人,为项目全员职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有违规行为就必须要接受严厉的惩罚,确保各项责任制度各方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在工程管理中应用大数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能够通过大数据与项目管理的结合,使相关管理措施变得更加准确,有益于促进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闻达.大数据下的项目管理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3):39-40+52.
[2]候鹏.基于大数据的项目管理创新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03):125.
[3]刘爽,毛栉睿.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的革新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30-231.
[4]王璐,蔡昊黎.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的优化创新路径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6):106-107.
[5]李陵.大数据技术助力基建项目管理[N].中国会计报,2019-01-18(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