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贾广平
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不断被完善,土地的规模经营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结合,成为当前我国土地综合整治最主要的特征。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因此,如何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实现项目质量的最优化发展和提高,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土地整治;质量管理
引言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进一步重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门结合国家政策资金大力推进整治项目的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越来越成为国家重要的系统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分析了解当前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1土地整治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土地整治就是从国家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与要求出发,对农村工农业用地和居民点进行综合性整治管理,以促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抓手,不断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农村耕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连续性地做好项目开始前的申报立项、设计、政策处理、招投标工作,项目实施中的施工监管、进度控制工作以及项目完成之后的验收、审计和后续管理等工作。做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科学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既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又能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的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统筹发展,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土地整治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管理机制不够科学。由于我国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相关土地开发企业或单位对土地开发框架缺乏科学理论依托,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有序运行。此外,由于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较晚,缺乏足够多的成功案例借鉴、参考,导致我国土地开发项目在预算编制、项目评估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甚至影响到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变更不够规范
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开展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常会出现项目设计范围和规模随意变更的情况,工程发生了变更,却没有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导致工序程序不够规范,从而影响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到项目工程后续施工的质量。并且,部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设计发生变更后,导致施工顺序混乱,从而影响到项目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影响到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因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变更涉及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一旦变更,就需要舍弃已经完成的建设部分重新施工,并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预算的超支,并且还会导致施工技术发生变更,从而造成项目面临资金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2.3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运行质量无法保证
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新增耕地造假的现象,同时新开发耕地的质量较低,或是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都会导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缺乏支撑力量,并且缺乏经验,导致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进而使工程运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完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管理单位必须完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工作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管理人员应先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以促进项目质量的提高,同时缩短项目建设的周期。为此,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引入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合理运用这些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决策机制。其次,管理人员还必须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为此,在制定监管机制后,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项目实施、项目规范以及资金去向等的监督管理。最后,管理人员还必须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为此,管理人员必须做好项目层次的规划,并逐层分析本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元素,然后以此为依托设立不同的优先级别,从而加强对项目方向性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3.2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能力
针对当前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的范围和规模经常出现变更的问题,管理单位必须提高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能力。为此,应明确项目的规模与范围,在相关部门批准后再开展后续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不能随意增加项目的范围和区域,也不能随意调整项目实施的规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必须提前提交申请报告,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进行备案后才能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能力。
3.3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更好地应对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提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意识形态及实际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必须经常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还要在教育培训工作中适时引入实际的案例项目,引导管理人员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4以人为本是重点
农村土地整治的对象虽然是土地,但是传统的土地整治以土地为本的思路是不对的,因为土地只是一个中介,整治土地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通过土地整治来优化土地资源,为农村发展提供便利,促进弄屯地区的自然经济发展。而自然经济发展正是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因此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文主义目标,做到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确保土地资源在治理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不会影响后期的土地资源的发展。第二就是要确保土地资源的整治的目标能够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对农户的需求和发展进行满足,保证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性,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让土地的内在价值得到良好地释放。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城市的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阶段。农村土地的治理是我国当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农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不遗余力地发展农业就是为了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更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就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目前土地整治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分散治理严重,在理论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农村的土地整治会朝着更加科学的路向发展。同时,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得以完成,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和能量。
参考文献
[1]戴金焕.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47.
[2]邢俊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40.
[3]王燕鹏,巩玉虎,赵跃伦,等.土地整治项目科技化管理的探索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