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2期   作者:马常健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马常健
        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城乡发展速度与日渐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出现越来越显著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城乡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动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要义是使更多的农业人口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业转换的一个过程,整个转变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经济与社会活动。当前,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我国而言,城镇化建设就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体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全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全面科学的进行规划,做好统筹发展,才能有效的推动城镇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资源是最为基础的资源,更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条件,没有充足的土地,则无法进行持续发展,从我国国土面积上看,虽然位于世界第三位,但是存量并不多,可利用的资源较少,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全面发展新农村,推动城镇一体化发展,则有一定的难度,在我国耕地面积少、质量差,山地荒漠多的背景下,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现状并不乐观。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城乡规划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不够科学、合理,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开展。
        2.2规划工作不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这种人口分布导致村民随意规划用地,将建设用地改为农田,一些农村空房较多,老房子倒塌导致土地结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规划。我国农村有大量的村庄,但大多数存在宅基地建设没有按照规划实施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统一房屋的朝向与风格问题,导致农村街道建设不符合规定。道路两侧也存在着修缮和修建排水设施不统一的问题,导致下雨时雨水堆积的问题。
        2.3土地资源管理效率水平低
        城市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要把质
        量放在首位,而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与综合规划整体效率不高,影响到了土地的资源利用与分配,土地规划与设计是重点内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土地资源合理使用。进行土地管理与规划时,不但涉及到经济理论,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要全面顾及到环境保护、农田水利等因素。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看,各地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管理与规划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维持在低下的水平,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对土地的整体规划失效,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与开发,一些地方的盲目建设,使城镇大而散,形成不了综合效应。
3优化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3.1实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
        (1)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建设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的环境效益为代价。一方面,土地规划利用决定了城市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一个深层次作用体现。(2)协调好土地管理规划体系和工作路线。在编订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计划的过程中,要重点凸显出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的价值,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发展,减少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展规划项目和范围。(3)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目标的协调。不管是土地总体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2以土地管理为核心,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土地规划工作中,增减挂钩政策作为土地规划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减挂钩政策其实就是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进行调整,提高居住的集中度以达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该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对农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降低损害,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功能的土地,进行精准定位,以保护农民切身利益为目标,持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3.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要充分重视制度效应,不断强化管理能力。深入剖析土地资源管理概念,不断探索土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效能。做到简化土地资源管理流程,完善特殊地区服务环节,打通不利于土地管理的渠道,使土地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要不断优化流程,对每一个土地资源利用过程都要做好流程控制与控制,形成有效的优化机制,逐渐改善土地使用政策,通过各种政策性调整与管理,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3.4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村地区的推广培训,以提高农民对土地管理的认识,提高其对土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在土地流通中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长期发展,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发挥作用,与农民积极合作。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执法的监督。土地管理松懈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与利用。着手解决土地混乱与土地无人使用的问题,加强对土地流通的管制,惩处滥用土地所有权和滥用土地的行为。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地方可以成立相关的执法机构。
结束语
        城市化建设离不开土地的支撑,只有全面科学的做好规划设计,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发展。政府的相关设计规划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科学做好统筹,在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前提条件下,有效发挥出现有土地价值,解决好城镇发展与耕地矛盾,这样,才能有利于城镇发展,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丹凤.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2):81-82.
[2]李艳青.浅析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时代农机,2018,45(12):3.
[3]刘彦臣.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204.
[4]杨彦海.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83-84.
[5]花东文.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吉林农业,2018(2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