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雪松、夏旭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5
摘要: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水问题加剧突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我单位设计的阁溪路展开研究,将大部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减少面源污染。
关键词: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道路排水设施的完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排水系统建立过程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优化城市排水,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在传统粗放的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以保障城市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充分利用城市中紧缺的水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城市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建设中通过设计透水结构,能够充分收集雨水资源,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施工要点
2.1城市路面施工
一般的城市道路在排水施工过程中,将行车道倾斜1.5%~2%,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通过重力进入排水口,而绿化带的高度是低于行车道的,这样有利于路面积水排出。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道路建设中路面的高度也会存在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使得雨水顺利进入到低路面中。在绿化带的下方可以设置排水管,在出现降水的时候,雨水首先可以对绿化带进行水源供给,多余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中的渗水装置,下渗路面以涵养地下水源。道路两侧或雨水管下游出口处增设带储存和净化功能的调蓄池或生态滞留塘,以缓解洪峰径流,并净化初期雨水。经生态滞留塘缓冲及净化的雨水或事故污染水,即可作为城市绿化灌溉用水或消防水源,来达到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2.2城市道路结构层施工
根据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积水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排水:可以借助路面中的间隙渗透来进行排水;可以通过道路的基层来进行排水,通过基层进入排水管道进行排水;还可以通过进入到基土层进行排水。前两种排水的方式可以使得路面的径流系数降低,从而达到排水的标准,但是没有完成对路面的渗透、滞留以及对蓄水净化的作用。在海绵城市中有一定的施工规范,要求道路基层的土壤的渗透系数不能小于7×10-5cm/s,因此对于一些车流量较大、负载压力较大的道路没有办法进行积水的渗透。一般的人性道路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花岗岩以及预制混凝土等,海绵城市要求在道路材料选择过程中选择新型的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从而使得地表的热量可以得到散发,路面的透水性以及透气性更强,这对于排水、保护生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的渗透系数一般情况下都会不小于1.0×10-3mm/s,透水层和地下层之间的距离在1m以上。
2.3道路排水系统施工
首先,绿化带施工,为了使得路面的排水更加顺畅,在绿化带施工过程中,一般周边的高度都会高于中心,将排水口安置在绿化带的中央,使其可以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情况。在下雨的时候,路面积水可以通过绿化带土壤进行渗透吸收,多余的雨水会顺着排水口排出,这种绿化带施工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出现洪涝灾害,使得绿化带的土壤渗透系数可以提升,还可以有效地节约对绿化带灌溉的成本,效果比较明显。其次,排水沟施工,在排水沟施工过程中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与当地的自然生态联系起来,排水沟在施工过程中依次可以为绿植层、土壤种植层、水分渗透过滤层、渗排水层以及砂石层。
这种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雨水进行渗透,可以对道路中的污水进行过滤,使得环境可以得到保护,还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最后,排水管施工,在排水管的渗透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小粒径、多孔的材料进行PVC管道周围的填充,可以利用多孔的结构,使得雨水更好的蓄积。这种排水管道还有着占地少和透水性强的特点,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管体周围的一些碎石,在清理过程中比较困难,容易导致管道堵塞,降低渗透效果。
2.4透水沥青施工控制
(1)透水沥青混合及温度控制。在实际的工程构造中,温度控制取决于所选的混合设备。同时,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粗骨料含量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大。而粗骨料较多,容易引起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分散以及沥青的泄漏。粗骨料会迅速散发热量,这将导致硬壳的出现。因此,在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混合使用该混合物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的把控。,对混合物料的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温度下降最好也要控制在10℃以内。(2)透水沥青混合材料的运输。根据透水沥青材料的特性,在透水沥青混合材料的运输中应遵循一下以下要点:首先,在运输过程中要选择大吨位的卡车进行运输,以确保施工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喂料。在通过物料运输车进行运输之前,在隔室和隔室板周围涂覆一层脱模剂或抗粘剂,从而有效避免混合物粘附的现象。其次,为了确保混合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高温并避免混合物形成硬壳,必须在运输车辆的表面上覆盖两层防水油布,从而确保控制温度损失控制10℃以内。最后,当混合物被运输到现场时,严格控制混合物的温度。卸货时,运输卡车在距摊铺设备20厘米的距离处停下来等待。(3)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延。为了减少施工缝的数量,项目使用全幅机械摊铺机进行摊铺,要注意调整熨平板的预拱度和工作仰角和熨平板的温度。在温度达到100℃或更高时才可以进行摊铺。同时,也要注意摊铺的速度,速度应控制在2m//min为宜,以避免运输车辆透影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延。在摊铺过程中,需要专人检查摊铺的厚度和、均匀度以及温度,确保合理地摊铺的厚度和温度,并应及时处理局部拖痕等问题。同时,在铺设表层时,必须保护可渗透管,防止透水沥青混合料阻塞可渗透管的眼孔,以确保透水沥青表层中的雨水可以平稳地排放到可渗透管中。(4)在施工缝与结构两端之间的缝隙处,应谨慎操作缝,要保证缝隙紧密、光滑。当铺设纵向接缝时,接缝以梯形形状铺砌。在铺设接缝之前,必须对接缝处进行清洁,防止被污染,然后涂少量沥青涂料。对于垂直缝隙的处理作缝,应注意表层的垂直接缝应笔直,直接缝应错开15cm以上。在碾压过程中,碾压辊应位于压实混合物的表面层上,直到完全压实为止,然后更改为纵向滚动。水平缝是平缝,铺砌相邻表面时需要重新加热缝。(5)透水沥青的质量控制。根据以上几点进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团队,对透水沥青材料的混合、摊铺和磨碎、压制等各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其次,严格遵守施工过程和施工规范,以确保每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再次,在每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及时进行抽样测试和检查,然后才能开始下一个施工过程。最后,在施工结束时,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随时检查铺装厚度、平整度、、交叉坡度以及高程等,以确保施工路面符合海绵城市沥青路面施工和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结语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城市降水以及地表径流,要求市政道路设计能够起到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净化城市水质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构建起雨水利用的良好格局。可以有效地打破常规的排水方式,通过绿化带、透水路面、植草沟等方式进行排水,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做到雨水的循环利用,补充地下水,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超,崔镇.“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的改造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87-88.
[2]陈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20,6(09):40-41.
[3]王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人民交通,2020(05):88-89.
[4]曲直,李宏亮,李曼,战秋锦,薛祥山.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J].中国公路,2020(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