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冉
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人民政府, 山东 滕州 277523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状况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质量较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为了能够快速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整个水利行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要确保水利工程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也必须要及时地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的农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前 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也是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总的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就是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和管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虽然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水利管理工作的力度,促进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提升,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意义
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主要是在其运行过程中对水利工程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建立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水资源能够顺利到达农田,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该项工作的技术性相对较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为了能够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相应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确保农田灌溉过程中的高效性节水性,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和监管,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2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资渠道较多,没有统一的规划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后,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产业,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中,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社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要非常广泛的关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有着非常多的投资渠道,但如果相关的职能部门不能够遵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律,盲目地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整个建设过程中就会严重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可能会在同一个地区建设多个农田水利工程,造成资源被严重浪费,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还会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2 没有广泛的推广节水灌溉
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的西北地区干旱情况较为严重,而南方地区则洪涝灾害频发,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人们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节水意识,造成水资源被也都浪费,为了能够解决水资源被严重浪费的情况,推行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但是在进行农田节水灌溉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有较高的维修费用,对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导致大部分的农业生产者排斥喷灌、滴灌等高效、节能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措施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jpg)
图1.现代化的喷灌技术
2.3 基础的水利工程设备极不完善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农田水利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和维修,设备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我国的气候相对复杂,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的水利工程使用状况都存在着季节性,某些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缺水严重;就农村地区来说,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建设标准,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往往会存在着许多施工技术的不足,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机械设备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规模都相对较小,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受到资金、劳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工程的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农业得不到充分的灌溉,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4 管理目标存在问题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工作人员没有对建设成本进行严格的把控,导致整个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达到标准。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十分宽泛,对于管理形式过于重视,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不能及时的发现工程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建设时,为了能够追赶工程进度,工作人员不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建设,没有高效的措施对整个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
3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3.1 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以往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标准化、科学化。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根据具体的施工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确保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
3.2 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
在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服务体系极为重要,能够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必须要创造一个县、乡、村一体的服务机制,完善整个机制中的基础设备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确保所有的工作都能够顺利地进行。为了能够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专业人才,缓解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人才短缺的现象,还可以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需求招聘专业的水利工程人才,建设一支高效的、专业化的建设队伍。
3.3 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使得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加的科学合理,确保其整体质量,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对每一个施工过程进行完整的把控,防止由于管理工作的不足而出现的质量问题。要从上倒下,齐抓共管,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3.4 确保检查和观测工作落到实处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其施工环节相对较多,其中的设备也会随着运行状态而发生变化,倘若变化在正常范围之内,对整个水利设施就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倘若没有及时的发现其存在的不正常现象,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对水资源、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规律进行全面地掌控,对其进行观察和检测,防止出现不正常的变化,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除此之外,各地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列入年度考核。同时在人员、经费、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各地水利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工作中,要切实抓住好坏两个典型,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发展。全面宣传发动,提高全员认识。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 语
农田水利工程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改善我国目前阶段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必须要对以往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被和管理理念,促进该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06.
[2]刘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初探[J] .北京农业,2015, 03.
[3] 张欣欣.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