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纪胜
南京上元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工民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技术人员在施工当中就需要确保材料性能,使其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就目前的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来说,经常会产生裂缝,不仅难以确保项目性能,还会影响美观性。因此,需要利用裂缝处理技术优化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效用,防止产生裂缝,凸显施工技术实效性。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裂缝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对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施工裂缝处理;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逐渐加快,很多区域都会以工民建工程建设施工为主,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提升。在实际开展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还是经常会产生施工裂缝,影响施工效用。所以,施工单位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采取施工裂缝处理技术,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实际需求。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种类及形成的原因
1.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常见裂缝,南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年极端气温最高达到39.7℃,最低达到-13.1℃,在这种高温和低温逐渐转换的过程中,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就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自身具有热胀冷缩的功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很可能会发生形变,在这种形变受到限制时,内部结构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虽然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但是在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图1的裂缝形式就是常见的温度裂缝,在南京地区这种年温差较大的区域当中,产生温度裂缝的几率较大,同时还会受到日照和降温等因素的影响。
.png)
图1
1.2收缩型裂缝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需要让其凝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会产生硬化现象,导致其强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硬化需要进行脱水收缩,在夏季时期,混凝土脱水收缩不规则,一旦混凝土内部水分流失过快就会产生形变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质。很多工民建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抗拉程度都比较低,从整体上来说抗拉程度相对于收缩力度来说比较弱,因此难以抵挡混凝土收缩,从而容易产生收缩型裂缝。在一般情况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会产生水化热现象,也会引发收缩问题,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梁板也会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收缩型裂缝的产生与区域环境温度和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技术人员在工作当中还是需要合理采取裂缝处理技术,确保混凝土裂缝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
1.3化学型裂缝
化学型裂缝顾名思义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组成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裂缝。这种化学型裂缝的产生一般是在混凝土浇筑一段时间之后,最常见的就是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热反应产生的裂缝。在发生这种反应时,混凝土中的水分逐渐减少,会引发开裂现象,骨料和水泥之间也会发生不均匀收缩现象,从而引发裂缝问题。化学型裂缝相对于前面两种裂缝来说更加宽大,在钢筋附近容易出现。部分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确保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合理性,利用的外加剂保水性达不到要求,也会引发化学型裂缝,对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来说会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2.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2.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在利用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开展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时,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确保项目建设施工混凝土及钢筋等材料的质量,缓解其中的质量问题。在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期间,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对各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及性能进行检查。其不仅需要确保水泥品种的合格性,还要尽可能选择中低热及低收缩的混凝土品种,最大程度地降低原材料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多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当中都需要利用大量水泥,技术人员在操作当中可以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适量水泥,并且还需要严谨挑选水泥的种类。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时,管理人员要加大控制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根本上强化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效果。
2.2保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
混凝土的不同配比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质量,一旦混凝土配比不科学就很容易引发裂缝。技术人员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控,促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技术人员需要把控材料搅拌的程度,确保材料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要加大对混凝土配比控制的重视程度,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需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配比材料,有效规避混凝土施工裂缝,使其进一步得到控制。
2.3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在优化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时,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控制,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就需要开展拌制工作,之后再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在这个环节的工作当中,施工单位要让专业的指挥人员指导技术人员实施相关操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连续浇筑或者分层浇筑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在实施混凝土摊铺施工时,技术人员要综合考虑振捣施工情况确定摊铺厚度,一般为0.6m左右,还要控制浇筑厚度,一般需要将其控制在3m左右。部分施工人员在浇筑施工中能力不足,其可以适当采取推移式浇筑方式加强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要做好水平施工缝填充工作,在这之前要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还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化,防止在振捣的过程中产生分层或者空洞现象。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关注混凝土的表面情况,确保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满足各项工作要求,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
2.4做好混凝土养护施工
混凝土养护施工是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实施的要点,部分施工人员在完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之后忽略了后续养护工作的开展,导致工程表面容易产生裂缝。在实施混凝土养护施工时,技术人员要明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施工的性能要求,遵循项目建设施工的要求,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产生裂缝的几率。在冬季开展混凝土养护施工时,技术人员要利用养护技术,其可以利用综合蓄热的方式优化混凝土质量,避免产生裂缝问题。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的4-6小时,技术人员要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产生了塑性裂缝,一旦真实存在这种情况就需要开展压光或者浇灌层处理操作。在混凝土初步凝固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起到混凝土养护作用。在开展相关操作时,技术人员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分析其产生的应力变化,加大对收缩应力的控制程度,从而确保养护技术的有效性。施工管理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养护技术水平,减少裂缝的产生,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提供全方位的质量保障。
3.结束语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要求技术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裂缝处理技术解决相关问题。工作人员要加大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学性,重视浇筑施工,加强混凝土养护施工效用,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效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启怀.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J].四川水泥,2019(04):247
[2]张多志.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5(12):102-103
[3]朱佰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居业,2019(03):135
[4]刘晨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25
[5]李玉东.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江西建材,2017(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