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军
国网蓝山县供电公司 湖南永州 425800
摘要: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力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新型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得到广泛推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电网安全检查作为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升高,其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就电网安全监察业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电力企业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电网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升高。现阶段对于电网安全已经落实了责任制,使得对于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但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电网安全检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本文将就电网安全检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1.电力企业安全监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1.1安全情况的管理策略
电力公司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公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针对一些涉及到安全生产的项目,会制定相应的标准进行统计,对于一些无法实现系统自动录入的,可以进行人工填写。同时,填写的内容要详细,对统计的时间要按年、月、日进行填写,必要时可以细化到具体时间。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统计的内容包括有发生事故的类别、时间、现场状况、原因、事故处理情况以及当天领导的在岗状态等。其次,对于车间内的安全管理,再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现阶段已经可以实现对各种安全指标的在线抓取,同时对于无法进行系统抓取的内容就需要进行人工填写,填写内容要涵盖有完善的时间顺序,同时对发生问题的事故现场组织情况、违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实际情况等进行统计上报。
1.2电网安全监督管理
要实现电网安全监督管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对于一些有外单位承包的相关项目,要求承包单位将制定好的施工计划导入到电网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中,为后续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临时修改的施工计划,要将修改的内容再系统中进行再次录入,以保证系统内容同实际内容一致。要制定完善的电网安全监督计划,在开展电网安全监督过程中根,首先要编制计划,然后包请审批,之后对存在问题进行检查,最后对计划进行相关查询。其中,计划的编制要依据当前的施工计划和维护计划进行,同时在进行审批之后要将任务对下发给相关责任人并监督执行。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并进行解决。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以及处置方式等要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全程监督。通过以上方式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进行修改的项目要进行重新导入。
最后,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数据进行检查更新。
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有项目维护以及违章情况、制定的标准等。在进行检查维护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增、修改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更新。同时,对于上报的相关报表,其主要内容要包含有单位时间的电网安全检查监督情况,监督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出现问题的情况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情况。对于不同的问题要按照问题的性质以及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管理。
1.3对外单位承包商的安全监察
对外单位的安全监察工作主要集中在资质监察方面,首先要对外单位进行自制审核。承担相关项目的承包单位要向当地的职能部门递交资质认证相关材料,由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同时在系统中录入相关资质。对于通过审核的单位,都在承包过程中出现认证资料过期或新增的要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变更,以保证系统资料同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其次要进行人员资质的管理工作,只有保证承包单位中的相关人员具有资质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继续宁。因此,在单位审核完成之后,要依据相关资质认证的情况将承包单位人员资质在系统中导入,但是,人员的资质一般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因此要及时对人员资质进行更新。对于已经失效的资质认证材料要及时进行核实,同时对于新增的一些具有资质的人员要进行时实的更新。最后,要对单位人员的违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一些人员在参与工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本身思想认识不到位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违规或者违章行为。因此,要建立起工作人员的违章记录体系,对于在一段时间内违章扣分满额的情况,在系统中要对其进行资质吊销。同时,将个人的违章记录同单位违章情况相联系,对于出现违章情况较多的单位,要对其单位进行一定的扣分,对其后续的承包情况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实现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2.保证管理效果的相关措施研究
要实现管理效果的提高,首先要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现阶段我国电网安全监察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技术较为先进,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电网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
其次,提高系统的实际性能。当前,在电网安全监察过程中,各项技术手段的使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对于稳定性的需求,但是要实现系统性能的提高,首先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相关硬件设施的性能,满足当前系统对于硬件条件的各项需求,实现整体性能的提高。
第三,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当前,系统在满足稳定性和高性能的同时,要强化系统的可操作性。一些系统由于本身技术性较强,因此对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由于涉及到交叉学科,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的难度会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据必须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保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要提升系统维护的简易程度。现阶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通过良好的定期维护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效果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对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高性能的前提下强化维护的简易程度。系统的良好运营对维护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提升系统维护的简易程度,才能保证维护效果。
本文通过对电网安全监察业务信息化管理策略的研究可以发现,电网安全监察业务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网安全监察业务的效率,通过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才能实现管理效果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