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朱桂忠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朱桂忠 伏洲
[导读] 摘要:防渗处理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日常使用。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225002
        摘要:防渗处理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日常使用。因此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团队应对水利工程的结构以及可能发生渗漏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防渗技术,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文章就水利工程渗漏原因、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防渗技术的意义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各方面用水需求的增大,水利工程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后续的保养维护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基于这种状况,水利工程从业人员开始研究与探索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目的是确保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为人们的持续性用水作出保障。
        一、水利工程渗漏原因
        水利工程渗漏原因可用以下三点进行总结归纳:
        其一,水利工程本身结构具有一定的缺陷,且在后期没有针对其进行优化。主要的缺陷是施工材料不规范,在前期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过于强调成本,多用较为便宜的材料,致使后期的渗漏问题;其二,部分水利工程会受到地质原因、暴雨天气与水路不畅的影响,这会让水利工程的某些部位地质结构稳定性变差,同时发生渗漏;其三,部分水利工程缺乏后期的保养维护,致使很多小问题逐渐扩大成大缺陷,其承载与防渗功能也在逐步降低,进而造成渗漏。
        二、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防渗技术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防渗技术的意义可以从施工阶段与工程验收之后进行简单论述:
        其一,施工阶段。水利工程施工包含的施工内容与施工程序较为繁杂,因此在施工管理方面很容易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渗漏问题就较为突出,施工单位通过对渗漏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应用合理的防渗技术,能够有效的保障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施工安全[1]。
        其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会在工程验收之后,提出适宜的后期维护策略,其中就包含防渗对策,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全面检查与深入探究,能够对水利工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渗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渗技术对其进行解决,以此来保障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三、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包含多个方面,在此不能全部论述,挑选较为常见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举例分析,主要包括灌浆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新型复合土工膜材料防渗技术。
        1.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灌浆技术又可细分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等。帷幕灌浆适用于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渗漏问题,固结灌浆与接触灌浆一般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后续检修上,其中团结灌浆在新水利工程砼衬砌7天后进行,而接触灌浆是需要预先埋设灌浆管才能进行后续的灌浆工作。以下就帷幕灌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举例分析:
        1.1制浆
        灌浆的首要步骤即是制浆,要根据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来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材料,按照科学的配比方法及各材料的用量投入搅拌桶中,在搅拌桶内出现纯水泥浆液时可以停止搅拌,将里面的杂物进行清除,然后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浓度的测验,所需的浆液水灰比大概有四种,即2:1、1:1、0.8:1、0.5:1[2]。


        1.2灌浆
        帷幕灌浆可在水利工程平常没有泄洪时期进行,首先在墙上开三排灌浆孔,三排的距离间隔分别是一米、两米、两米,每排灌浆孔一般为6个为最佳,一次性不能开太多灌浆孔,不然可能会对墙体结构有所损伤,孔深的话要根据墙体厚度而定,根据资料显示,如果水利工程的库坝层厚度在9米与18米之间,孔深可以在5米左右。在进行钻孔与灌浆工序时,一般是按照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来进行灌浆工作,可以采用针对灌浆孔的主次灌浆,也可进行全孔的一次性灌浆,要根据灌浆工艺具体而定,灌浆工人在灌浆时要保持0.4MP左右的灌浆压力,注意灌浆的速率问题,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最好保持在1L/min以下,均匀的完成灌浆工作[2]。
        1.3封孔
        封孔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封孔的具体办法要根据灌浆孔上部空余部分的所留空间与具体状况来进行封孔工作。这种帷幕灌浆的方式,能让翼墙的抗冲刷能力提升数个级别,在面对泄洪时的冲刷时有一定的抵御作用,防止其因不断冲刷而腐蚀造成后续的渗透漏水,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工作质量。
        2.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能有效的保护水利工程的两岸岸坡和河床下游,具体措施如下:
        2.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前的准备
        要实现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中的应用,首先要做好混凝土的准备工作,可从三个方面重点进行:其一,精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通过筛选的办法来选出最适合的混凝土配合比,在进行配合比论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其二,保障混凝土拌和质量,保障拌和质量主要是保障所用材料如砂、石子等的质量以及拌和时的质量,且每隔一段时间对其拌和情况进行检测,以便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其三,泥浆制备工人要对泥浆质量进行不间断的检测,因为泥浆质量直接关系着成槽质量玉米与效率,而且在泥浆制备完成后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再一次的质量检测,确认无误后才可投入使用。
        2.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混凝土防渗墙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其一,槽段划分,根据水利工程的地质情况与具体结构,可分为一期槽与二期槽,施工槽段视施工地段的长度而定,接头形式可以使用下接头管;其二,液压抓斗成槽,施工工人可以使用液压抓斗、泥浆护壁等,与其他工人一起配合,在挖的同时,向导墙内部注入泥浆,保证施工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工人在使用液压抓斗进出导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槽内泥浆震动太大而引起下层结构的稳定性;其三,换浆清槽,在注入泥浆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槽底泥浆进行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要保持好吸浆量与补浆量的相对平衡,既不能让泥浆溢出槽外,也不能让槽内泥浆过低,这个过程可用泵吸法来实现;其四,水下混凝土浇筑,这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最重要的步骤,可采用直升导管法来进行此项工作,注意导管口与槽底一般间距大于50厘米,注意浇灌时保持均匀的速度,且中途不得停止[3]。
        3.新型复合土工膜材料防渗技术
        复合土工膜是水利工程进行防渗施工所使用的重要材料,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过程中,主要由复合土工膜、膜基面与保护层组成。新型复合土工膜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同时质地较轻,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因此也具备极高的抗老化性与耐腐蚀性。新型复合土工膜材料防渗技术由于其实践操作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逐渐成为很多水利工程进行防渗工程时的首选[4]。
        结语:综上所述,部分水利工程会存在着渗漏的状况,将防渗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能够有效的解决渗漏问题。因水利工程复杂多样、形式不一,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时,需对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合理的防渗技术,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华.防渗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94+195.
        [2]东国涛.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运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152+153.
        [3]罗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47-148.
        [4]马学明.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J).江西农业,2017,(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