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 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农村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新系统、新模式。为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和有效地管理而组建的一个离散的、多中心的数据处理群。它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便捷的工具,降低了管理成本,并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信息共享
2010年以来,河南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度甚至重度干旱,直接影响到核心区粮食生产,甚至影响到一些地区的人畜饮用水问题。为了应对严重的旱情,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省政府在已建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又新设一大批抗旱应急工程,极大地缓解了旱情,但众多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仍处在探索和粗放的管理模式中,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系统化、数字化管理迫在眉睫。
1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窖、沟渠、塘坝、桥梁、涵洞、小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一部分是通过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建设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户个体、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普遍令人担忧。
1.1工程管理滞后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农田和水利工程的区域性限制和地方行政的干预,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部垄断,缺乏水事务财务公开,农民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项目维护和管理基金,维修养护不及时,工程效益得不到很好发挥,农民不满意,水费收缴困难,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处于重建轻管的混乱状态。
1.2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各级财政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补贴。由于我省很多农村地区都位于欠发达地区,很难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小微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最后一公里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无法如期开工,建设项目难以按计划完成和验收,加大了继续争取工程项目资金的难度[1]。同时,所有的财政支持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补贴资金差距较大,剩余部分主要由受益者自己解决,这无疑加大了农民的负担。
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狭窄、技术层次低,直接面向农村管理一线,要承担设计、建设、管理和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责,但一般又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乡镇水利站(所)面临机构合并和人员分流的情况,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人少事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使他们很难抽出时间进一步学习,缺乏深层次的技术管理经验,不能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要求。
2系统的设计原则
农村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它是一个数量庞大、功能繁多、数据处理复杂、集空间与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系统平台借鉴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前沿开发技术,结合水利系统的部门专业特点,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保证系统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2.2实用性原则
系统立足于河南省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现状,遵循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和保证信息质量的原则,确保为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满足河南省农村水利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2.3标准化原则
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一个信息系统成功的基本保证,系统的数据必须是规范、标准和完备的。
3 系统功能结构和体系架构
3.1体统的功能结构
农村水利工程信息查询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和应用集成系统,可以为各级水利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快速查询等便捷服务,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旨是利用当前流行的地理信息技术马克水利工程,如电动马达井、沟渠、桥梁、涵洞、水闸、灌区电子地图,并有效地组织和利用这些数据来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规划日常办公和其他工作,使农村水资源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3]。
3.2体统的体系架构
整个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应用系统层和信息服务层。
3.2.1基础设施层
它是系统构建和运行分析的基础,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网络、通信、接口系统等,这些系统是“农村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基础。
3.2.2数据中心层
它是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I / O交换中心。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农村水利数据库,存储基础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农村水利设施数据、水利工程建设数据、三维场景数据等数据。数据中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和GIS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水利完整性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3.2.3应用系统层
它是系统建设的核心,包括供水工程信息服务、干旱应急工程、地理信息服务等专业应用子系统。这一层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可以不断添加其他应用系统,形成应用系统层。
3.2.4信息服务层
信息服务层提供数据操作、用户管理、安全的认证管理、工作流引擎、数据交换、网络信息发布等标准模块,集成各种企业的模块,并为未来的系统扩张和升级奠定基础。
4 系统功能
4.1系统信息管理功能
供水工程按区号、工程所在地(镇)、供水工程名称、竣工时间(年)、项目性质划分,并将设计供水能力(M / D)、供水范围(村名),供水人口(人),受益人的情况,水源类型,水源质量,是否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是否有净化设施等信息详细登记,还可登记消毒设施、水质指数测试设备,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验收结果、项目主管单位、供水范围内村庄总数、经纬度、图片路径、项目介绍、乡镇代码等。根据用户不同的查询方式,可以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查询和统计。
4.2抗旱应急工程信息管理功能
水利项目主要包括农业材料、年度综合补贴、项目的年度转换、项目中低产农田统计,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对抗旱应急灌溉项目,包括省级的有偿使用收费项目、新的建设用地和现代农业项目等。
4.3工程上图功能
所有水利项目和应急灌溉项目,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查询和显示详细信息。一种是通过信息面板直接选择或输入条件,点击查询结果在电子地图上定位,另一种是直接点击电子地图上项目的名称或区域,查看其详细内容。
4.4地图功能
地图功能包括地理信息显示、地图缩放、漫游地图、地图标注等功能。这套系统水利元素(如井、沟渠、桥梁和涵洞)的终端与行政区域的水系统划分一致,以主要道路和地名作为背景地图,实现无级调速缩放图形,在通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并确定项目的基本信息,具备点、线、面和其他形式显示,并具有与提供信息相校正功能。
4.5查询、统计功能
查询、统计功能可以解决信息检索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统计方面具有实现快速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的功能,并实现信息的双向快速检索、查询各种水利设施的空间和属性。
结束语
系统的实施和发展,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并改变原有的农村水利项目管理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模式,降低了管理成本,方便了领导决策,比将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雪松,赵永钢.浅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46.
[2]吴良超,吴军荣,刘赞.GIS技术在数字管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4)57-60.
[3]卢廷玉,孙大龙.在ArcGISServer中构建地理处理服务及客户端调用[J].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2012(5)89-91.
作者简介:
赵留香,女,1970年生,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