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义信房地产综合测绘有限公司 吉林省通化市 13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GPS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技术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其具有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测量精度高、全天候作业等重要优势,适用于各类工程测量,应用范围广泛。本文主要对现代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优势以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运用,探讨现代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现代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量;应用优势
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我国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物,GPS技术的出现与持续发展,在民用领域中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与广泛。并且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便于操作等优点,在工程测量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对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1GPS测绘技术特性
GPS技术最早的研发可追溯到1958年,是由美国军方来针对空间定位系统的实现制定的技术基准,经过科学技术以及资金体系的不断支持,GPS定位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目前GPS依据空间人造卫星的发射,可对地球进行全天候的信息检索,通过与地面终端设备相连,依托于信息传输机制,可有效将地面信息及时反馈到空间传感器,然后在系统中予以显示,让工作人员了解当前空间位置的信息。GPS测绘技术的定位实现原理,是将卫星与地面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然后依据卫星接收到的数据来将信息映射到数据模型中,进而得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需的时间。然后将此类时间信息进行调制,并经由导航电文对信息进行检索,进而得出信息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空间位置。从实际应用角度来分析,GPS技术具有的高效率、高精度传感特性,可有效提高工程测绘质量,同时可依据工程测绘中的动态变化信息来实现全天候全过程的信息检索保证数据,以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形式在系统中进行传输,同时此类信息在传输中,信息延时效果较低,与传统定位机制相比,其内部集成化操控功能可为整个测绘工程的多元化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2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
GPS测量技术准确性高、测量时间短、定位精度高,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来说,在工程测量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在测量过程中,GPS测量技术数据更加准确,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小。并且以GPS工作原理为基础,接收机仅需一颗卫星传输的信号就能完成定位位置。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以更多的卫星信号当作检测值、修正值运用到定位计算之中,可以接受获取多颗卫星传输的信号,从而确保GPS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mm。GPS技术可以更好的完成测量定位相对较为严格、较高的工程测量。另一方面,GPS测量技术不但可以缩短测量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操作简单、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低,还具有十分良好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程度,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针对静态导线来说,技术人员仅需对接收参数作出具体设置,对接收器具体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就能进行开机工作,架设控制点。测量完成之后,系统能够自动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仅需要关闭按钮,并合理保存就好。通过接收机配置标准,在现场应用阶段中,技术人员可以计算和设置所需坐标,就可以完成即时现场定位。另外,传统测量技术作业期间需要通视彼此相邻的控制点,才能确保观测仪器同棱镜之间保持通视,但测量结果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很大。而由于GPS测量技术的定位计算参照占位于控制,因此其无需过于担心,不用对现场通视情况作出考虑,测量工作会更加灵活、流畅。并且传统工程测量工作中,控制测量点数据的统计主要依靠人为读数。因此,在完成数据测量后,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还需要对其进行校核。
如:通过测量前视镜与后视镜的方式,借助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点数据采集时,应需要反复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而GPS测量技术不需要进行检验,能够节约大量的测量时间,只要在初始状态下,根据运用要求,摆放好位置,满足相关仪器设备精准度即可,能够顺利地推进建筑工程进程,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3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具体运用措施
3.1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在整体测量过程中,属于空间定位学科的一种,例如,建筑结构以及地理环境等,通过工程测绘技术中GPS的实现,可依据系统对地面各类信息进行维度化监测。从国内外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现阶段工程定位主要以动态定位法与静态定位法两种为主。静态定位法是针对物体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下呈现出的静态信息进行测量,其观测时间相对较短,整体操作工序教育简便,只需要通过地面传感器的设置来形成一个空间布局的结构测量,这样便可有效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匹配,其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此类技术可有效降低整体工作压力,并可提高实际测量的精准性。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相比,其整体测绘过程较为繁琐,在测量过程中需通过多个参照点的界定,然后依据信息的反馈机制,对各类传感器及地面之间的信息进行空间位置测量。与此同时,动态测量本身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为保证整体信息接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效果,整个传感器装只需对一个目标进行多维度连续性的监测,然后将信息整合并传送到一个系统之内。
3.2点位选择之中的运用
在观测站之间,GPS测量技术没有通视这一项内容,这不但会减少操作内容,还会增加点位可选择性。因此,在点位选择之中运用GPS测量技术,在可以选择视野范围较宽的地区,测量技术人员运用GPS测量技术,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开展点位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多路径误差。另外,观测点的位置应当选取在较为稳定的位置,只有这样,在GPS测量技术具体运用过程中,才能使其他电磁波和磁场等不影响GPS测量技术的信号接收。并且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为了确保GPS测量技术在点位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该位置周围还不应当有较强烈的电磁波和磁场干扰等。
3.3动态化差分测量
动态化差分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具有数据信息测绘的连贯性优势,其对于现阶段测绘工程来讲,通过动态化对某一节点进行无差别的测量,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此类技术在大工程建筑测绘中应用时,可有效将各类模块所产生的分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依据数据信息的传输机制来实现空间定位与同步测绘,其对于现阶段工程测绘技术而言,可有效提高整体精度以及工程测绘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在使用GPS仪器进行测量工程的平面、高程定位时极易出现偏差,且往往这些偏差极易被操作人员所忽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以GPS设备性能的不断优化,测量人员也开始意识到误差的危害,并严格规范所有操作,从而使测量结果的精准度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公羽.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83-84.
[2]张元.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35-36.
[3]胡润强.工程测量中GPS高程应用的局限性与可行性[J].甘肃科技,2020(9):32-35+26.
[4]吉喆.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20(1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