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
国网黑龙江肇源县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在运行中由于地处野外,因此会受到多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天气、人为破坏等,对于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因素对于线路运行的干扰,确保电力运行稳定性,有效控制变电故障,突出供电系统的科学和可靠性。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
引言
在电力企业中,所架设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是在自然环节中,因为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带来影响,会导致线路自身的稳定和安全受到威胁,由于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受到威胁,必然会对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是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供电企业需要提高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加强维护提高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
1.1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输配电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十分常见的元素,若其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对电力运输工作形成较大危险,影响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选择质量不好的材料用于输电,不满足施工安全需求,从而发生安全运行相关问题。
1.2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安装建设配电网的最初阶段,由于有关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相关安装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电量的实际需求比较大,必须要尽可能地缩短安装时间,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可能会增加供电网安装问题的发生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会改变安装线路,将原本的线路安装在一处新的电杆中,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路安全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容易出现线路缠绕情况,并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体电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杆的工作负担。
1.3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常见的输配电故障之一,会对整个输配电线路系统正常运行带来直接影响。如图1所示,接地故障主要表现在配电线路意外与大地连接产生的故障问题。接地故障可以分为线路瞬间接地和线路永久性接地2种,在阻抗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情况下,这种连接状态则为完全接地。大地作为一种导体,如果存在大地接地故障,则输配电线路无法传输电能,产生电压不稳、电流不足的情况。
1.4环境、气候问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具有差异性,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之处为输配电、用电工程带来多种阻碍。若使用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降低线路供电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例如,在深山区域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对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的不良影响较大,若发生森林火灾等问题,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瘫痪、受损问题,无法保障供电安全。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解决途径
2.1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其一,在线路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检查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条件,检验材料质量,使其性能、质量满足线路建设的条件,并确保材料合格证、出厂证明等手续一应俱全。
其二,当输配电、用电工程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测试材料安全性,提升可应用能力,确保材料质量的安全可靠,避免存在安全风险。其三,在架设用电线路和输配电线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定位具体安装地点,规避污染源。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制作10kV电缆终端头时,未按照有关工艺规范进行施工,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烧毁电缆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材料验收管控工作,依据规程和标准完成施工验收,并加强对质量工艺施工的培训力度,避免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2.2提高人员素质
在线路运行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多,尤其是现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输电线路的管理和运维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整体专业素质,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使其可以让员工具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线路运行中,检修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节能,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使其可以在线路实际进行运检中将线路的问题及时发掘出来,通过合理的措施解决线路问题,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3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根据当前设备缺陷的程度可以将设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一般设备、重大设备、紧急设备以及相关用户产权设备。其中,在实际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一般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影响正常供电,可以在年度检修计划中进行合理规划。在线路安全运行中,重大设备以及紧急设备存在的问题会对正常供电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最终使得供电设备无法正常供电。对此种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设备的实际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对设备处理完成后,还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相关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户产权设备存在问题,有关维修管理人员应该及时通知用户,并督促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到工程监控当中,同时还可以应用到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配比、施工方法的优化中。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为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另外,可实施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对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处理,防止细节方面出现问题,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在对信息技术持续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推动管理水平的国际化标准,实现信息化的技术管理。
2.4完善信息监测系统
在电力企业中,为促进线路稳定工作,企业在提升系统运行的基础素上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对线路所运行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将其线路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发掘出来,提高线路运行中的质量以及安全,避免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此外在信息化监测系统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要实现线路附近环境和设备等情况的及时监测,假如此时线路存在问题,通过采取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及时的判断出故障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抢修,保证线路运行中的高效性得到提升,为线路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奠定出相应的基础。
结束语
当前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对供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相关企业和管理人员对初期安装以及电路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解决、强化电路设计、解决外界因素影响并加强对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力度等,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保证配电线路能够正常供电。有必要加强保障线路安全性,通过排查故障,结合故障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和线路运行安全性,突出线路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工程线路运检的标准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鹏彪.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30.
[2]苏建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9):265-266.
[3]舒承志.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门窗,2019(17):225.
[4]戴大治.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52-53.
[5]刘旭,张少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