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庆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雄安新区 071800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各类施工机械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得以同步提升,但施工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分析探讨,构建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得以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用电量的需求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阶段各种用户的需求,必须要将电能进行充分地利用,有效地促进自动化元素在电力系统中的融入,从而有效地促进相关电力工程的建设。因此,论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促进相关专业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
1研究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对策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电力工程行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从最初的发展阶段开始,电力工程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存所需要一个稳定的能源环境的保障。但是现在,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能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用电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对于电力工程行业的发展和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工作措施优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政府和国家部门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电力工程公司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相关影响因素和问题,结合实际来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促进电力工程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还能够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不够深入
目前,由于我国电力工程设计单位有限,许多电力工程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时间不足,缺乏科学的设计,无法保证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而且许多电力设计单位无法保证设计中的基本现场勘察。仅依靠业主,不了解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经验的观察,工程的设计质量达不到标准。
2.2电力工程管理流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电力行业管理的复杂性,虽然在管理上采用了相同的标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电力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监管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电力管理过程不够清晰,即各部门的规范不同,电力管理过程混乱,相关人员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在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现实中,缺乏具体的程序导致了管理的失败。这导致了希望管理的每个部门的出现,但问题发生后,没有人承担责任。而相关部门在处理过程中不能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通信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确认,影响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管理过程,企业才能有序发展。
2.3各部门协调不好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通常有专门的技术工程单位为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因此,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部分是技术公司,需要其他建设单位提供配套服务,如设计公司、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共同的建设目标。但是,目前電力工程项目建设缺乏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技术企业的主导作用尚未发挥。在电力工程的实际建设中,技术缺乏专业性和准确性。各部门在施工作业中的协调性差,也会导致技术应用不合理,影响其施工效率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
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3.1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创新
供电单位对电力施工技术的改良创新必须予以重视,其主要针对的是各大施工企业的上级领导包括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扭转思想,融入进社会新科技的大潮之中,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及时对过时的技术予以淘汰,包括对以往的施工设备也应该尽量淘汰,以及时引进新型的技术以及设备优化工程的施工,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3.2主观与客观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
安全管理不是事后管理,而是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防患,在事前控制安全隐患。在这种主导意识下就要求电力工程施工单位领导将安全施工放于首位,落实安全施工经费,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工具的投入中不能厉行“节约”,将客观的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对项目的安全人员的配置不能边缘化,现场安全巡视落实到点,在领导意识中需要技术人员与安全人员双管齐下,除了技术年终评比外,增加安全年终评比,共同促进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健康、有序的进行。电力工程现场施工极易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设备在雷雨大风恶劣天气下运转,极易造成的设备损坏、漏电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中需要做好预案,做好防台风、防暴雨、防雷电三防应急工作,在恶劣天气到来时,及时停止施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3 提升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素养
只有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人将安全施工放在心头,才是一个长久、稳定之法。因此,安全理念的培养就需要电力施工单位时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将安全管理转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只有施工人员从本质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才能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将宏观安全与专业技术结合,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健康的推进。
3.4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体系
要想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那么就必须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但是,这种目标的确定,就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来确定。因此,对于各大施工单位来说,就必须要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具体的管理流程、目标以及构架。与此同时,针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成本变化的情况,还需要提前做好预测,并且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充分地明确管理点。
3.5强化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现实情况中,电力工程的施工也会使用到很多的施工材料,而这些材料的质量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也包括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采购方面,需要购买质检合格的产品,严格杜绝“三无”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对于进场的材料,也必须要做好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因储存环境不合理而导致材料出现质量问题。
3.6坚持高标准的检查制度落实
对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相关单位和技术操作人员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于各个项目指标的审核要按照实际的标准进行控制,尤其是对于数字的检查,需要极其仔细。而且,在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监督过程中,更是要公正无私,将客观的评价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努力做好每一项任务。而且,还要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优质材料,该类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才能够投入使用,杜绝不合乎规定的材料流入到工程中,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相应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在国家电网运行保持着稳定的态势,而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也已经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将其植入电网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是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安全防范策略,进一步明确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以切实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夏琴,刘静.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51-52.
[2]刘凯.有关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83-84.
[3]丁才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分析[J].居舍,2018(22):156.
[4]文晓光.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