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华
(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
摘要:学生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训练模式是近年来逐渐发展应用起来的新型学校体验式体育活动教学模式,它对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社会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我国现有的学校体育活动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综合体育素质等各个方面等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综合训练与我国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相互融合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现实操作依据,并对二者相互融合的具体路径以及策略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
引言:目前所谓的高素质健康拓展教育训练,是泛指学校依据体育运动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科学等基本原理,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需求为主要目的,进行的一门综合性高素质的拓展训练教育课程。在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中,其教育目的不仅只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运动体质和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同时也承担着学校培养学生体育责任意识、团队精神、集体感和荣誉感等多项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素质培养拓展体育训练与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学科教学相有机融合,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师生学习活动兴趣、提高广大学生的基本综合身体素质。
一、素质培养拓展体育训练与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有效融合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现实研究依据
在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背景下,高校拓展体育训练教学在课堂教学方法理念和体育教学方式上不断地探索进行自我探索和不断创新。其中将学生素质素养拓展体育训练的理念引入与体育融合,是对我国传统高校体育训练教学方式的有益优化补充。有利于充分增强高校师生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与社会互动,有利于在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发高校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不断反思和自我不断改进,有利于充分活跃高校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能促使高校学生的综合体育知识综合能力素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首先,从综合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角度上来讲,两者都应该是通过一定的综合教学活动开展方式,锻炼青年学生心理体质、增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其次,从体育教学方法上,新一段时期的学生体育知识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拓展教育训练都更加强调学生要通过体育学生的自我亲身体验学习贯彻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有活动目的、有活动计划的学习训练学生掌握体育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效率。另外,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与实施路径以及选择办法方面,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训练和新阶段时期的学生体育活动教学也应具有较高的实际契合度。实践经验表明,大多数高校学生在每次参加学校素质教育拓展技能训练活动过程中,都会通过一次情感、思维、行动的共同体验,对自身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发现。在当前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中,模仿各类练习和综合教学各类比赛的体育方式也显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多个路径中可选择方面,两者都强调对心理、情感和动机要素的激发,进而对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行为动力的主动性产生良性影响。同时,与传统的体育训练方式相较,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作用,促使学生之间加强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这对于大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不断培养以及对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素质教育拓展技能训练与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相有机融合,是企业提高高校教学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推进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有利于高校加速改革推进我国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的科学健康发展[1]。
二、将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
1、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需要引入各类素质课程拓展综合训练,学校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能力禀赋,有效具针对性地组织进行素质课程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挖掘、整合以及建设。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应建议立足于改善现有学校体育场馆,按照学生素质训练拓展体育训练的总体要求继续进行设施改造和技术改进,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综合开发性项目建设;也建议可与其他体育院校共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学校优势体育资源交叉互补,提升学校整体体育资源利用水平;另外,还建议可以充分利用开发综合利用当前社会上的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不断拓宽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渠道,丰富学校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内容。具备条件的高校,可按照高校素质教育拓展综合训练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开展高校素质教育拓展综合训练实验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专业化素质和素质标准化训练水平。也建议可考虑通过与其他社会专业力量加强合作共同进行基地建设,提高培训基地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良好的职业训练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3]。
2、创新课程设置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创新,对此,应通过灵活的方式,以创新的思路,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设计。在教学体系上,紧紧围绕体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对训练的目标进行明确,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形成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素质拓展训练科学有序开展。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机融入教学之中。以俱乐部带动、赛事带动、拓展游戏激发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扩大培训覆盖面。
3、强化师资队伍
在综合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训练中,教师训练是否任总指挥、总导演、总活动策划,训练活动进行程序是否顺利、方式设计是否科学、效果体现是否显著,与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展水平有直接密切关系。因此,要充分依据体育素质教育拓展与高等体育教育相互融合的新时代要求,加强与此相融合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首先,要对高校体育老师必须进行专门化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并做到要将素质体育拓展技术训练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领会素质拓展体育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等,并不断增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育创新实践意识。其次,通过开展专业人才招聘、聘请培训顾问、合作项目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专业拓展运动训练相关专门人才,增强拓展训练的技术专业性,同时使其与体育教师开展联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确保目标的达成。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骨干力量,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设计和组织拓展训练,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老师进行定期的考察,及时地找出老师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地更改,确保学生可以全面发展[2]。
结语:素质培养拓展体育训练与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相互融合,在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理念以及学生发展教学方向的具体要求上,都应具有很高的实际契合度,二者的相互融合过程尤其基于理论和具有现实意义。在多课融合的教学路径方式选择上,首先就需要综合进行各个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其次要对培训课程内容设置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训练师资体系的准确科学性;再次,面对新历史事物、新发展要求,要继续加强训练师资队伍体系建设,保障教育训练的准确科学、顺利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勾凤云. 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1):81-82.
[2]李丽. 探讨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路径[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008(001):88,90.
[3]李碧华. 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 成功:中下, 2017(7):00193-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