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刘涛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刘涛
[导读] 摘要:如今,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成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42
        摘要:如今,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成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不断对建筑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其可以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引言
        随着现在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的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仍存在重经营轻技术、技术创新脱离实际、技术人员待遇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缺乏完整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阻碍了技术改造,导致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加强施工技术创新和施工现场管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中,需要对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从而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理论转变管理方法,通过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方法来对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从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确保工程建设满足预期。同时,在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需要重点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不断调整与更新管理方法。由于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市场变化十分快,而对管理模式实施创新则是确保工程管理有效适应建设市场发展需求的必要途径,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够使企业在市场内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1建筑技术创新
        随着时代巨变,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的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结合项目建设进行创新。只有创新项目施工管理,项目建设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才能不断进步、提高竞争力。增强创新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推动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加强重大建筑技术问题的先进性、科学性研究,以适应工程技术的新需求。
        2.2创新成本管理战略,发挥成本优势
        在进行成本管理期间需要兼顾全局性、长期性以及竞争性。所谓全局性就是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企业全局作为管理对象,以企业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作为出发点,对企业内部及竞争对手所具备价值展开综合性分析,知己知彼,掌控全局;长期性是在进行企业管理期间需要重视长远成本的控制,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还能够在投资中获取更大利益,要舍得投资,切勿将眼光局限在短期效益当中;竞争性表明企业要将成本管理的重点集中于可持续竞争的优势当中,推动企业的实现低成本战略,适应市场发展。
        2.3施工节水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需要推行绿色施工理念,充分节约水资源,提高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能力。通过制度建设和环节管控,把握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水资源进行及循环利用,充分利用雨水收集,将雨水用于冲刷道路或车辆,保障施工场地清洁,避免对周边进行粉尘污染。创造优良的施工环境,严密防控施工中的有害杂物,使得施工满足国家施工相关标准。在施工中使用的水资源主要采用地下水,而施工使用的水资源较多,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在施工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施工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避免粉尘扩散,也避免对周边进行噪声污染,夜间施工时采用低振动设备,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4管理方法的创新
        首先,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必须要进行技术监管工作,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检以及拍摄,收集特定时间点的图片以及影像。将所拍摄的信息与模拟图进行对比,形成实际与计划进度的区别对比图,并找出原因。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间时间方面的冲突,保障良好的进度管理与控制,让施工管理人员可以明确知道每个流程所需使用的空间实践范围,规定好一定的进度工期。这样一来如果遇到冲突也可以妥善的进行解决,并且也杜绝了一些不必要冲突的情况的出现,降低了设备的损坏概率,也降低了建筑工程发生风险的概率,保障了建筑单位的经济社会效益。此外,还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识与规范意识,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违规的、错误的操作。所以,必须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开展一定的培训以及辅导,不断地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意识与专业技术水平,保障工程建设的品质与安全性。可以引入BIM技术的管理系统,让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置身于一个多维数值的模拟环境中,全方面地进行学习现场的安全知识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方法等。这种数字化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工作的品质,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培训成本支出。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而言效果更突出,更能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到安全知识。
        2.5重新分配管理部门在建筑行业中的资源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行业发展期间所需要的资源,相关部门应该适当的加强对于管理工作的投资力度,换而言之就是确保资源倾斜,因为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是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协调功能,虽然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员充足并不代表工作效率高,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并且员工的作用与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实际上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都非常大,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且合理的管理模式,那么该企业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领导的意识观念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资源充足且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好。
        2.6加强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构建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内容的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完成对建筑项目建设中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对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在管理、发展、创新、考核等多个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由被动转为主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依据探索结果进行建设,在新模式、新价值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进而增强建筑机构的神圣性和使命感,提升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同时,要通过合理方式对建设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挖掘,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管理的总体结构进行改善,优化优质资源配置,进而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实现项目科学管理。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时,在确定管理模式创新要求期间,可以联合创新管理组织结构、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应用水平,确保工程管理模式可以为建筑工程健康发展献力,从而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最佳竞争优势,便于建筑企业获得长久发展效益,最终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创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汪海霞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J]. 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2]吴燕,陶小军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 [J].农家参谋,2019(1):184.
        [3]谭镜成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