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戚其生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2期   作者:戚其生
[导读] 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使新的施工方法和新的施工材料不断被引入建筑工程中,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有了长足的进步。主体结构质检方法需要足够客观公正足够切实准确,相关质检部门还应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把控好建筑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因而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很大的必要性,下文将简要探讨这些问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杭州方汇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使新的施工方法和新的施工材料不断被引入建筑工程中,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有了长足的进步。主体结构质检方法需要足够客观公正足够切实准确,相关质检部门还应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把控好建筑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因而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很大的必要性,下文将简要探讨这些问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实践应用
       
        一、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建筑工程高速发展,新材料新方法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新的、更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也提高了质量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后相关配套的质量检查标准却没有跟上,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无法让质检人员做到有法可依,对质量检查的结果权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相关的规范标准还未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查的内容和操作步骤,导致质检人员增加工作量的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低。质检人员专业素养的良莠不齐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够客观公正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质检人员安全意识低也会影响到质检结果。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一)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针对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时,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为静态检测方法和动态检测法。静态检测方法主要以回弹法、雷达法及超声脉冲阀等为主,检测结果准确,但对于大混凝土构件结构不具有适用性。动态检测计主要以振动检测法为主,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通过起振器共振和脉动的共同作用,对构件的频率和振型等数据进行测量,并运用系统识别理念来对混凝土构件刚度进行测量。
        (二)外观与尺寸检测
        在具体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对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裂缝和夹渣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检测时可以采用目检和尺量的方式进行。利用尺寸检测时,需要针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实际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质量检测报告中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三)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
        构件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要针对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对钢筋在截面的位置严格检查。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特别是悬挑受力构件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规范来进行检测。在对钢筋保护层质量进行检测时,通常会采用非破损法和破损法两种检测方法,非破损法检测中需要利用到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破损法则要求现场开槽,并将钢筋保护层进行剔除。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具体实践应用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应当将检测方法与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各项标准结合起来,以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供保障。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进行检查。施工材料如混凝土力学性能、钢筋规格型号等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达标的基础,需要严格把关,防止施工方为降低造价降低混凝土的标号和钢筋规格型号等;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各种资质,确保施工方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施工项目;认真审查施工方案、施工预案,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案需要会同专家、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评审确定,确保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交流,方案充分考虑现场情况,施工人员也能充分理解设计人员思路,可以应用BIM、VR等新技术使方案可视化便于讨论,以拿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施工开始前应当让参与施工的人员充分熟悉施工方案以避免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应对;施工开始前认真检查施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项目较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应当做到精细而不重复,避免出现纰漏,只有精细的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才能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施工操作规范性、沉降不均匀等。对施工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必须严格监控,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过程按计划进行。沉降在建筑物主体结构重量超过一定值时便无可避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无明显影响,而不均匀沉降会因为建筑物受力不均匀而破坏平衡,甚至破坏建筑物影响建筑物质量甚至停工返工。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测建筑物的沉降,选定水平部位和基准点,在建筑中选择参照点,规律记录基准点和参照点之间的夹角(如1次/天),当记录的夹角发生数值变化时立即停工,分析原因防止不均匀沉降加重。
        (三)竣工验收的质量检测
        竣工验收时的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把控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及设计要求一一对照查验,如检测建筑物主体结构外观是否开裂或出现蜂窝、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或抗渗性或抗冻性、钢筋的规格型号、使用位置、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承压抗剪能力有影响的参数。验收过程也应当按照竣工验收流程对以上各项逐一检测,对各项指标详细检测和记录,以获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具体情况,以便准确评价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对各项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归档编号,保障与施工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备日后查验。
        四、结语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有利于提高质检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阶段分别选择合适合理的质检手段,通过各个阶段把控施工质量,以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敬.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7):232+235.
        [2]余稳松,郑俊升. 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 低碳世界,2017(03):155-156.
        [3]柳建刚. 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 门窗,2017(06):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