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1841989****0041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具有资源节约,方便快捷以及抗震保暖等优势,推动了现代房屋建筑施工模式的革新。文章主要对房屋建筑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优势;技术要点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现代房屋建筑中的优势
1.1节约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我国传统的混凝土浇筑现场,指挥人员必须及时在现场进行指挥指导工作,而且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环节较多,极容易犯错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还和很多因素有关,当天气因素和气候因素、温度等发生改变时,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若使用钢模板来进行浇筑,由于人为的原因,钢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从而增大建筑施工行业的资金投入。建筑施工队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模板使用量,只需要使用我国传统模板量的65%,并且可以保证上下浮动不超过5%。运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所用时间,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误差等外来因素,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同时,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队的投资,从而加快建筑施工队的资金周转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给甲方,也给乙方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其使用的模板必须提前在相应的工厂进行预定,并且提前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其使用的材料以及工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损耗。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分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的进度和速度。利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产生量,有效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房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新型的绿色施工技术。
1.2加快施工进度
在我國当代房屋建筑过程中已经广泛运用了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显著加快建筑施工队的施工速度。首先,由于装配式建筑部件是已经提前制作成的半成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不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只需要利用预制的半成品进行装配,这就几乎节约了一半的施工时间。建筑施工人员在工地施工时,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繁琐的流程,只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现场的相应地点,放好线。然后在正确规范的放置已经预制的钢筋砼构件,按规范连接预制构件(若有预留钢筋先按规范连接钢筋)后浇筑连接部分的砼,形成整体砼结构。所以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1.3抗震性能与保温性能强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采用的结构材料是已经预制的半成品,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按规范做好连接部分。所以最终建筑的整体性能会非常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保证了人们居住的安全。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连接性能在逐步增强,所以其抗震性能也会越来越好,更进一步加强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由于整体较强,所以其保温效果相对于我国传统的砖拼式建筑保温效果要更好。由于装配构件所采用的都是精心设计的材料,所以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放心的使用该产品。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NPC施工技术
我国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NPC施工技术。NPC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连接不同构件之间的缝隙,将不同构件连接起来,对于水平构件和垂直构件连接时,通常会出现缝隙或者是其他建筑难点,使用NPC技术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使建筑更加牢固安全。
2.2 PC技术
PC施工技术也是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技术之一。这种技术主要使用在空调板、填充墙等构件上。运用PC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强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度,减小施工出现的缝隙,从而使其连接的更加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建筑物的保温功能。构件的制作大多是在工厂中完成的。运用PC技术可以有效地简化现场工作流程。使工地现场工作更加高效,材料利用更加充分。PC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队的施工量,并且使其高效率的利用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简化了工作流程。促进了施工速度,从而有效的缩短了工期。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同构件连接时,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这个方面。我国现阶段工地施工的混凝土浇筑主要是在机械中完成。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对水泥进行搅拌,将水泥以及砂子等其他物质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接着添加80%的水分。当搅拌时间达到5分钟左右就可以形成完整的砼。此时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灌浇时必须保持温度在5°到35°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浇筑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浇筑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最好在30分钟内完成浇筑工作。
3 BIM技术解决方案
3.1制订符合本工程的BIM实施标准
在企业制定BIM实施标准时应遵循着企业的标准,依据企业以及本工程的标准对BIM的实施标准与目标进行规定,在对BIM的应用范围和选择软件时要严格遵守标准进行选择;为了实施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在参数信息要求和建模上一定要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BIM模型为标准,对交付定制组的说明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知识库的使用说明要严格注意,从而确保工程能够一体化的实施。
3.2建立参数化构件族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与常规浇筑混凝土工程的差异性,导致了在建立BIM模型时参数对组建的参数要进行转变。常规浇筑混凝土工程在建立BIM模型时比较便捷,但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对BIM组建模型的参数有着严格的要求,要通过BIM的模型来对加工图纸与组建模型双向的参数化信息进行连接。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板是实心板,从而也就导致了在创建构建族中一旦发现族文件因绑扎的钢筋而占用空间,就会导致板混凝土用量增加,出现施工成本加大的现象,因此在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立BIM模型时要通过修改预留位的参数来解决混凝土和保温材料等工程量精确的问题。
3.3构件模型管理
构建模型管理的为了实现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来查看模型资料,从而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吊装定位进行指导。在数据库中传入竣工信息,蓉儿保证施工的质量记录能够查询。
3.4构件模型库管理
建立BIM构件并使用互联网模式来搭建CSI构件族管理系统平台,从而实现快捷的组件、族的管理方式。构建模型库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意:①使用互联网来对施工过程进行远程指导;②构件模型库管理系统科支持任何类型的BIM工具,实现了多种软件在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与运营;③在企业内部通过自定义的上传新的文件能够获取公共的族文件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族库的自我更新,加快了BIM建模效率,对BIM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方便企业特对BIM族文件的统一管理与贡献,提升了企业内部数据传输的速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4结束语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正被大量的应用着,BIM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加快住宅产业化的进程,可以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建筑的品质。本篇文章通过对产业化施工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BIM在产业化施工的难点中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智宏.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化策略研究[J].经济师,2009,(2).
[2]徐松林,谭宇昂.万科工业化住它技术在保障房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