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 王永鹏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王永鹏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宁夏鸿宇昊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利工程也逐渐在市政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灌浆施工技术及相关质量管理问题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灌浆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用于大坝加固及相关防渗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相应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在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灌浆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本质上讲,注浆技术的运行就是将一定量的混合液体注入相关的建筑主体,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最终使整个建筑主体具有较强的特性。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对自身的安全性和渗透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应的灌浆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也满足了这一要求。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1.1 灌浆材料的选择
        灌浆材料的选择是整个灌浆工程初期最重要的工作,其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相应灌浆原材料的选择。由于当前建筑业的火爆,相应的原材料市场混乱频繁发生,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在选购原材料时,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然后,在原料配比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相应的比例。此时,有必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不同部位的特点进行微调,使相应的灌浆工程更加配套。其中,粉煤灰等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灌浆材料中。此外,在灌浆搅拌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定的膨胀剂。这些都是使灌浆在干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干缩等情况。以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
        1.2钻孔施工
        在灌浆工程运行的全过程中,钻孔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钻井施工最重要的要求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垂直要求。相应的孔不仅要垂直于整个水平面,而且要与上下的全孔保持一致。其中,最复杂的是在帷幕上钻孔,对孔间距离也有更严格的要求。此外,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对钻井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定。由于钻孔顺序有时会影响相应灌浆施工的质量,因此,先打哪个孔,再打哪个洞,必须按顺序进行。
        1.3灌浆方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循环灌浆和纯压注浆两种注浆方法。两种注浆技术各有优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循环灌浆主要是对相应的孔进行一定的灌浆操作,并在孔内完成自身的循环。本质上,这也是一种纯粹的压力。纯压注浆通过相应的管道直接输入到空体底部。与循环灌浆相比,纯压注浆对浆液本身的要求更高,对浆液浓度的要求也更高。
        1.4合理控制灌浆顺序
        目前,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大,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以保证灌浆能够及时进行,达到干燥固化,尽可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质量。其中,合理控制注浆顺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相应工作经验的积累,在灌浆过程中,每次灌浆的深度应保持在2cm~5cm之间,然后根据注浆本身的性质来确定注浆之间的时间。
        2具体灌浆方法的实施
        2.1 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方法的实施
        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大多采用自下而上分段注浆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更多的地质环境。当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地形不太高,地质条件不复杂时,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段灌浆方法。因为相应的施工企业和承包商首先考虑这种方法。自下而上的灌浆方法对相应设备的使用相对简单,不需要反复携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时间,有利于相应工程的进展。虽然这种施工方法比自顶向下注浆法具有更高的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环境都适合,所以在选择施工方法之前,必须事先对相应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
        2.2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方法的实施
        目前,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因此,也出现了自顶向下的分段灌浆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注浆技术相比,自顶向下的分段灌浆技术与自下而上的注浆技术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自顶向下的注浆方法主要适用于地质相对松散的情况,主要是为了使相应的工程更加稳定。

而且,这种灌浆方法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比较昂贵。在施工过程中,许多大型设备的使用应该更加频繁。此外,在灌浆过程中,对相应的精度要求也很高,以保证注浆口本身尽可能保持清洁卫生。
        2.3 一次灌浆方法分析
        由于随着当前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中,其自身的特点是规模越来越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灌浆方法。注浆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注浆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简单部分。首先,对注浆部分进行分析,如果灌浆深度小于10厘米,且无强渗透性,则较稳定,则可采用一次注浆的方法。一次注浆法本身具有很强的优势,因为它不需要移动相应的设备,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3不同灌浆方式的分析
        3.1 循环式灌浆方法分析
        循环注浆法主要包括孔内循环和孔外循环两种方式。两种灌浆方法各有其优点。孔内循环注浆方法可以解决注浆管的间隙问题,提高注浆的整体质量。外孔循环注浆法也类似于基层,不同的是注浆液是在孔外循环的,这两种注浆方法的使用更加灵活,适用范围也相对较宽,操作也比较简单、轻便,可以使浆液处于长时间流动状态,防止浆液长时间停顿,失去活性。循环灌浆法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不会引起沉降问题,浆液质量高,因此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
        3.2纯压式灌浆方法分析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常采用纯压注浆法,这是一种直接注浆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不需要循环灌浆,可以直接注入灌浆孔。若浇注浆体表面裂缝较大,则需采用纯压注浆,但应注意选择好注浆孔深度,浆体质量也应满足要求,注浆孔不能钻得太深,一般应控制在10:12m,浆体浓度应略高于平时,以保证质量达到标准。纯压浆方法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否则会影响工程质量和下一阶段施工过程,因此,在某些细节上必须谨慎,不要粗心大意。
        4灌浆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4.1 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
        为加强灌浆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问题。因为即使有相应的外部管理工作和相关规定,灌浆施工的质量管理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团队内形成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其中,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监督小组,并对现场的灌浆工作进行仔细的监测。从浆料的选择和配比到最终的注浆凝固,应严格控制。从而保证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4.2加强外部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
        外部质量管理和相关监督体系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即相应的灌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以及相关设备的问题。因此,在灌浆施工前,要对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并及时对老化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那么进行灌浆施工操作的人员就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承包商的施工队伍需要对灌浆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或组织到外界进行研究,了解注浆施工技术的先进经验。应加强内外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的配套,内外部抢修,形成合力,以便更有利于工地建设。要逐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和工程监理,切实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切实解决项目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加强外部监督,保证工程设备的先进性和人才的专业化。
        结语: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值得借鉴。今后,我国有关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和更新灌浆过程中的新技术,使灌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适应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使整个过程更加顺畅,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德江.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20(03):107+109.
        [2]金玲.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10):109-110.
        [3]张继军,周青高.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施工技术,2016,45(S1):930-932.
        [4]蒋宗宝.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