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1期   作者:赵言法
[导读] 新能源发电是现阶段全世界能源发展的关键方向,然而因为可控性不强以及间歇性大等诸多问题
        赵言法
        山东嘉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    272400
        摘  要:新能源发电是现阶段全世界能源发展的关键方向,然而因为可控性不强以及间歇性大等诸多问题,其发展总是受到阻碍。在持续优化其电能输出可靠性的时候,储能技术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于国内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对待解决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能技术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旨在促使储能技术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技术;混合储能
        引言
        对储能技术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存在着削峰填谷的功能。基于产能高峰期的状态下,能够把没有消耗的一部分电能保留下来,直到产能低峰期形成时,再释放出与之相匹配的电能,旨在降低波动,确保母线电压的变化可以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为电网可以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提供应有的保障。该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供配电、轨道交通等。然而囿于性能、政策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该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1国内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我国在抽水蓄能这一技术方面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依据总装机容量来讲,我国位于榜首,日本与美国紧跟其后。然而话又说回来,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中还处于摸索阶段。对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总容量可达32.1GW,而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就可以达到32.0GW,紧接着电化学储能以及热储能装机容量是0.05GW,剩下的储能项目没有进行详细统计。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我国基于新型储能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之处。为令此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其中涵盖减少税收、简化审批流程等一系列手段,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的项目之中,就有不少和该技术存在密切联系的项目。针对全球运行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前5的国家,请看表1所示。

        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我国早已构建了一定数量的储能示范项目(具体内容请看图1所示)。与此同时,在储能技术方面,示范使用了以下几种技术路线:一是磷酸铁锂电池;二是全钒液流电池;三是铅酸锂电池等。
        
2待解决问题
        第一,减少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以及运行维护成本;第二,将储能系统的运作时间加以延长;第三,对储能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大胆的创新,强化系统运作的规范性。第四,令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强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这里建议可对以下几点引起必要的重视: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大引导力度。借助于以下几种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以及单位进入储能领域:一是政策扶持;二是资金投入;三是鼓励研发等。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业规范。在充分结合储能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令整个产业可以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去,继而创设出一种和谐的竞争环境。
3储能技术的机遇和挑战
        不管是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来说,还是就新能源汽车技术而言,其持续推广与充分利用,除了我国政策大力支持之外,还与以下几点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是绿色的储能技术;二是产品的配套发展。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看,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广阔发展空间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能产业也会快速迈入到鼎盛阶段。
        第一,经济性挑战。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因为不少的储能技术,其会对材料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所以前期会投入较多的资金,这样就会导致成本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站在经济性的立场来讲,并不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我国的大规模储能投资回报机制体系还没有建成,构建储能设施的成本以及运行经费还无法探索出相应的回报渠道,市场也没有对此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应用推广挑战。众所周知,电力行业会对产品是否安全可靠提出较多的要求,原来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反复检测与应用才可以满足相关要求,产品规模生产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我国的光伏、风电等相关行业还不具备完善的技术标准,“倒逼”发电商积极使用储能技术以及预测技术的机制还没有构建出来,大规模储能设施持续推广还缺乏较大的动力。
        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均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其中不少技术也在相关领域当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然而也衍生出来诸多问题。基于新能源发电规模日益扩宽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确保电网的顺利运作,对储能技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该技术会迈入新的台阶。
结语
        针对储能技术来说,其在新能源发电中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价值。阐述了国内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待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技术在今后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怎样处理储能技术在应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衍生出来的问题,已然演变成现阶段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能够看到的是该技术是今后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罗庆,张新燕,罗晨,周二彪,樊国旗.新能源发电中储能综合利用的优化评估[J].智慧电力,2020,48(09):51-55+62.
[2]赵尧.浅析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J].电子世界,2020(17):134-135.
[3]孟明,薛宛辰.综合能源系统环境下储能技术应用现状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20,36(06):1-9.
[4]全俊晓.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02):129-130+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