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检、营销、客服等多专业数据融合分析的配电网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1期   作者:贺晋宏1,刘栋梁2,刘奇峰2,徐定旺2
[导读] 配电网运维主要以人力为主,很多技术和组织措施尚不完善,传统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如运维人员增长速度远
        贺晋宏1,刘栋梁2,刘奇峰2,徐定旺2
        1.山西省电力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2.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山西省吕梁市,033000
        摘要:配电网运维主要以人力为主,很多技术和组织措施尚不完善,传统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如运维人员增长速度远跟不上配电网增长速度、设备智能化水平较低等,故将精益管理的理念引入到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多专业数据融合挖掘分析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从精益化管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精益化管理的配电网数据的统计融合以及数据库建立的步骤,此基础上,从通过分析挖掘营配数据,负载数据,配电间隔数据,达到提升负荷预测能力、网架接入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的目的,通过全文的分析,这对于提高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运维管理;数据;精益化管理;数据融合;配电网
        0引言
        在传统的电网运行维护管理中,主要以人力为主,随着技术水平与组织措施的不断进步,触痛的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电网的相关要求。出现了例如人员数量与技术水平跟不上配电网的增长速度,设备性能满足不了电网发展要求等问题,针对此,国家电网将精益管理的理念逐渐引入到电网的管理中来。并且从效果上来看,精益化管理对于保证电网的正常工作,保证电网效率至关重要。
        针对此,本文从运检、营销、客服等多哥专业数据出发,通过分析挖掘营配数据,负载数据,配电间隔数据,达到提升负荷预测能力、网架接入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的目,这对于提高电网的精益化管理,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精益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电网的精益化管理,指的是“将多源信息整合、多途径数据审核、多专业信息融合”的理念引入到电网的统计分析以及日常工作中来,其流程最主要是,首先将各专业之间的数据统计方式与渠道打通,从而达达到方便数据统计的目的;其次,通过深度挖局采集到的的各类数据,分析提升电网中各地区的负荷预测能力、配电网架接入能力、提高电网点的资源配合的能力。最后,基于主成分、K-Means、关联分析及决策树函数等相关理论,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工作流程,并将制定好的工艺流程应用到实际中期,实现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工作。
2 精益化管理的配电网数据的统计融合
               在电网的精益化管理过程中,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主要包含了从信息管理平台、生产管理、营销、客服、电力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等多个系统中获取。同时整个工作过程,涉及到了电网的营销、规划、运行、维护等多个专业。同时这些数据之间在关联性以及数据的融合性上而言相对较差,并且来源数据在未经过处理的前提下,很难再综合性的统计分析中应用。因此,在精益化管理中,如何构建适用于电网精益化管理的多元数据库,是在电网精益化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目前,各电网公司根据精益化的管理理念,从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出发,根据不同的技术与数据特点,构建适用于精益化管理的数据库。精益化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主要分为三步:
2.1多源信息整合
运检、营销、客服等多专业数据多源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类,分类主要依据数据的类型将其分为设备、用户以及电量数据三类。

同时将数据中不能使用或者关联性较差的数据进行删除,从而达到减轻整个数据的数据存储负担,提升数据库的运行速度以及在数据使用过程中的调用速度。
2.2数据的多途径审核
        由于数据采集的方式以及运行设备等的相关影响,数据在采集过程中,数据可能存在失真或者缺失等问题。同时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针对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工作,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为人工清查以及工具清查两类。
2.3 信息融合
        电网数据由于专业的不同,其侧重点以及统计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各专业之间的数据需要以关联字段才能进行真核,因此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梳理个数据字段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部分数据涉及到敏感信息以及保密性,应将此类数据进行加密运算后进行储存。
3 配电网管理数据挖掘与研究
3.1 挖掘营配数据,提升负荷预测能力
基于多源化的电网统计数据库中的营配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改善电网在各时间段内的电网负荷预测能力与管理水平,同时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对各区域的电网特性进行分析,基于主成分、K-Means、关联分析及决策树函数等相关理论,建立起适用于本地区的电网负荷预测优化模型。
3.2 挖掘负载数据,提升网架接入能力
在多源化的配电网数据统计库中,对设备数据,用户数据,负荷数据以及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精准的分析配电网络中应接入的电网的相关容量,同时提出适用于当前地区的负荷需求情况以及适用于该地区的供电容量配合标准。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实际应用,给电网系统的配电网络的相关规划以及各用户之间的负荷分配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目前配电用户的负荷分析主要分为四类工业、商业。居民,行政四类。并且每类负荷分析应分为分线路以及变配电两个次鞥面,根据该地区的负荷曲线进行统计,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出适合于该地区的负荷系数。同时要参考国内相近负荷情况的单位或公司,进行相关调研与研究,进行结果的验证,从而确定出更为精
3.3 挖掘配电间隔数据,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充分利用电网数据库统计法人数据,为不同用户之间接入电网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是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负荷密度、电站、线路、间隔利用效率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以相关研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配电间隔利用效率评价模型,以此指导变电站下各主变负荷平衡、主变出线和线路容量接入等。
4 小结
        伴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国家电网将精益管理的理念逐渐引入到电网的管理中来。并且从效果上来看,精益化管理对于保证电网的正常工作,保证电网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从精益化管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精益化管理的配电网数据的统计融合以及数据库建立的步骤,此基础上,从通过分析挖掘营配数据,负载数据,配电间隔数据,达到提升负荷预测能力、网架接入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的目的,通过全文的分析,这对于提高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实现电网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雪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及可靠性[J].黑龙江科学,2020,11(20):138-139.
[2] 居剑文.简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8):299-300.]
[3] 吴润基,王冬骁,谢昌鸿,赖俊升,黄佳畅,赖来利.空调负荷参与配电网电压管理的分布式控制方法[J/OL].电力系统自动化:1-13
[4] 李蒸蒸.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电工技术,2020(18):93-94+99.
[5] 孙旻,张大,余愿,彭春华.计及投资方收益与主动配电网管理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规划[J].智慧电力,2020,48(09):56-62高强,陈轶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电网精益化管理研究[J].企业管理,2018(S1):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