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周华东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周华东
        安徽省濉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安徽省淮北市  235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园林养护部分指的是工作人员根据园林中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需求进行养护和调整,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进行修剪、灌溉、病虫害治理等等,进而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管理部分指的是管理园林中植物的完整和健康,管理园林中的公共区域,并且监督植物生长的过程,为技术人员和专项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优化
        引言
        风景园林施工围绕生态环境改造为核心工程开展,加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更好发展。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各种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因此,研究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从而促使其发挥出应用价值。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1.1?质量管理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施工材料质量和工艺质量关乎工程整体质量。其中,在管理材料质量中,需要确保施工材料使用的标准型。一般包含订货、采购等步骤。而工艺质量管理需要有关单位立足各施工环境划分建设项目,在具体建设中一般需要涉及多个队伍与工种,因此,有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分项控制工作,进而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实现既定目标。
        1.2?成本管理
        在某种程度上,成本投入关乎工程效益,因此,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为重要管理内容,通过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能够让其项目损失降到最小,进而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成本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关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对风景园林工程能否长足发展有直接影响。通过合理开展成本管理个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一般包括价值创造与减少成本这方面,只有合理控制成本管理,才能让风景园林工程获得更大的效益。
        2风景园林的施工原则
        2.1组织施工设计
        在风景园林进行施工前,需要整体规划园林,并设计科学的景观效果图,真实反映出工程的整体面貌。因此,在施工前,要组织设计师就风景园林的建设规划进行设计,并给出相应的施工图纸。同时,还要求甲方与施工方、设计方进行充分的论证探讨,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园林的设计,提高前期质量控制,推动风景园林施工顺利进行。
        2.2精准控制施工材料
        当前,各地区风景园林工程规模较大,所应用的材料类型复杂多样,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风景园林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和建设质量。材料无法满足园林施工需求,所建设的风景园林最终成果将会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风景园林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材料,制定完善的材料采购、运输以及管理机制。材料进场前,要根据既定要求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同时,必须依照合同规定验收材料,合格后方可入场,以确保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
        2.3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
        在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占据主要地位。由于不同植物之间的生长特性,风景园林工程最终的呈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园林施工阶段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植物栽植方法,如可在某些树种的表面喷洒蒸发抑制剂,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具备足够的水分,同时,在植物选择上,必须要契合园林建设主题,如发展、创新、和谐等;其次,要充分满足园林绿化需求。如在雾霾严重地区,所选植物需要具有较强的吸附CO2等有害物质的功能,起到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功效。


        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要点
        3.1?病虫害的防护
        天竺山生态风景林工程园林养护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保证园林内部植物的健康成长。第一,建立科学的防治机制,结合园林中植物的发展现状,划分重点保护的植物,并设定专项人员进行管理和规划,降低植物感染病虫害的几率。第二,对于已经患有病虫害的植物,应当进行隔离和治理,防止病虫害危及其他健康植物。第三,合理规划园林用地,对于珍贵植物进行保护和养护,及时进行修剪,有效避免病虫害。
        3.2?灌溉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利用根茎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时,就应当进行灌溉,满足植物生长中需要的水资源。对植物灌溉的水量应当按照植物生长需求进行,并且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灌溉。最简单的判定是,当灌溉中发现植物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水,就能够证明植物需水量较大,应当进行大量的灌溉。随着天气变化、植物生长需求变化,灌溉形式也应当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植物缺水、水份过量等现象。在灌溉过程中,对新栽植的树木优先灌溉,对规格较大的树木可以适当延后灌溉。植物在夏季需要大量的水分,灌溉应当及时有效,并且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但是灌溉时间应当避开中午时间段。灌溉使用的水可以是井水、自来水、河水、湖水等等,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灌溉使用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滴灌、喷灌、单堰灌溉等,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避免出现用量过多或者过少现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3.3?排水、整形与修剪
        一旦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水含量过多,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轻者会出现病害现象,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植物生长的既定习性,采取不同的排水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地表径流、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并且排水工作还应当考虑到气候、季节、天气等因素。对于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作业中,苗木的修剪与整形是其养护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植物美感度,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目前在苗木的整形与修剪中主要包含自然式修剪和人工式修剪两种方式。在自然修剪过程中,其可以帮助去除苗木多余的枝干,保证苗木在生长中能够获取充足的养分。而人工修剪是指养护人员对苗木实施整形和修剪工作,根据人工修剪的方式来提升整个景观园林的美感度,并且需要养护人员掌握整形与修剪的最佳时期,做好树木的摘心和除叶等工作内容,促进苗木顺利生长。
        3.4做好防风措施
        在风景园林中,植物种类多样,有些植物抗风抗灾能力较强,但有些能力则较差,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抵御自然灾害。通常,刚移栽的植物抗风抗灾能力较差,可以使用三角支架进行固定。在大风后,要及时扶正损坏的树木,并清理残枝落叶,尽可能减轻大风所带来的损害,保持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结语
        风景园林建设关系着社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各地风景园林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合理的园林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植物损害。因此,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施工原则,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加强养护措施,发挥风景园林的价值与功效。
        参考文献
        [1]林晓坤.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2):43+45.
        [2]张翮.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8(20):186-187.
        [3]项玉振.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8(22):210-211.
        [4]高迎春.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解析[J].居舍,2020(14):94-95.
        [5]黄婷婷.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常见问题[J].四川水泥,2020(5):163.
        [6]江高翼.浅析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J].现代园艺,2020,43(9):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