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磊
身份证号码:4111221983021****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优化提升和现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降低建筑造价成本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房地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并积极创新适用性更强施工现场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此,本文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并结合施工技术提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建议措施,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建筑质量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依然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施工工作,施工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合理控制,加之施工项目本身就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造成一些隐患问题爆发。
1运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运用施工技术,并加强技术管理力度,能够明显提升建筑项目总体施工效率,同时减轻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压力。在一些施工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当中,管理人员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有效预测,并提前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不断减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出现,确保各类施工技术得到更好运用。此外,通过合理应用施工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各类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伴随我国建筑项目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涌现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各项施工技术,在提高建筑项目施工效率的同时,促进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处理技术的发展,其施工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体地基。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其承载力、稳定性等都不佳,在基础施工前,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处理,才能使基础施工效果得到保证。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土质类型、水文环境等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很多种,如强夯法、置换法等,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
2.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卫生、厨房等耗水量大的结构中,防水技术必须满足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要求[2]。对于一些水源较多的区域,防水技术应该更加详细和全面,如果防水技术不能满足有关要求,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针对渗漏水易发区,现场施工人员应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加强防水技术的应用,防止工程竣工后出现渗漏水现象,增加工程修复的风险和费用。
2.3桩基础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市人口密度显著提升,导致高层、超高层建筑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部分,而桩基础工程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建筑的安全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形式上,包括钢筋混凝土灌注技术、钢管桩施工技术以及预制混凝土桩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适用性较强,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地址土壤结构中,并且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比如上海某超高层大厦基础施工采用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桩体预埋长度超过80m。预制混凝土桩成本较为低廉,工程现场施工量较小,预制桩可以在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对加快建筑工程工期进度有较大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在很多建筑工程领域都采用此种技术,比如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桩基础就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施工技术。
2.4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现阶段,高层建筑项目的兴起,再加上电气设备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电气施工成为了关键环节。建筑工程建设满足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下,必须要保障电气通路设计的科学性。电气接地技术同样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电气通路的设置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全部的电路,并对这些电路实施接地处理。在高层建筑项目中,既要保障楼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还需要使得各结构间得以有效连接,在电气设备的连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连接标准与规范,提高建筑的防雷能力,避免雷击对建筑造成的损坏。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落实质量控制,利用严格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意识,从源头处保证现场施工质量,让现场施工管理得到全面的落实。比如,某建筑施工行业聘请了第三方监理单位,配合企业自有的监管部门,共同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隐性质量问题进行检查,从根本上避免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即便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将质量损失降至最低,保证现场施工质量。比如,某建筑项目企业从项目前期到后期管理,一直都安排了质量管理团队作为一线指挥部门。该部门由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领导和财务人员组成,在发现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确定处理措施。此举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还能够加快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进度。
3.2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并立全员管理体系
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通常由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主体,而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通常作为被管理对象,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管理和技术相脱节,并且容易引起企业内部的矛盾,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打破这种监督式的管理理念,将项目管理、技术、施工工艺相融合,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要充分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能力,将其纳入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中,并且要加强一线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奖惩机制,增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现场施工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从企业高层、项目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责任人全方位管理模式,使每个参与工程项目的人员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形成相互监督,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从而减少管理盲区,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3.3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通过对建筑项目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优化,可以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同时,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将各项任务合理分配,帮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为有效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热情,管理人员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在提升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工程施工管理方案得到良好落实。针对既有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建筑项目施工效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中包含了诸多方面的目标与要求,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施工要求,对各项施工技术加以科学选择,保障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此外,现场施工管理的开展也极为必要,通过这些管理活动,工程现场的各个要素能够得到最为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邱成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居业,2018,No.120(01):115+117.
[2]张鼎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9(6):197-198.
[3]张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