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卷20期   作者:张佟佟
[导读] 由于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同时其中还包含了众多其他设备,如管线系统、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等,这些都必须进行预埋安装
        张佟佟
        南京华东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由于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同时其中还包含了众多其他设备,如管线系统、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等,这些都必须进行预埋安装。为了使该设备能够全面发挥出实际作用,还需要对其安装技术进行严格管控,以提升居住者的舒适程度。
        关键词:智能化机电设备;现代建筑;安装技术
        引言:
        现阶段建筑设施种类及功能不断增多,为了进一步满足居住需求,提升建筑使用性能,越来越多智能化设备渐渐进入千家万户。为进一步推动该系统的全面应用,还需从其设备安装技术着手,对其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主要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智能化的建筑系统通过相关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识别和监控,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作出正确处理,实现智能化控制,优化居住环境(图1)。
        
        图1智能建筑系统基本运作原理
        (一)远程设备安装
        子机和系统中的各项子系统是相关设备的总控制系统,其消耗的资源较多,运行时间最长,会散发出大量热量,对此这就需要将远程设备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并给其周围安装相应的通风设施[1]。由于该设备其功能重点是管理建筑设备及电力,所以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损失。如可以给主机房只设置一个通向外部的进出口,并需要特定钥匙进入,以此减少外人进入。在安装完主机和管理系统后禁止立即对各种导线进行连接,而要先开机对其各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中监管功能的完善性,从而把硬件设备缺陷或者是软件bug降到最低,完成之后再开展其他接线工作。由于该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的控制对象是空调机组,所以在安装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位置安排在空调机房、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机组可控范围之中。
        (二)线路安装
        这类设备其线路安装和传统建筑安装之间存在明显不同,有些线路要额外安装导线的则要优先考虑,尤其是通信、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等方面的安装都要通过特殊导线去安装屏蔽线,同时把给分管及分槽设置相应的电源线、信号线以及电缆等[2]。在对地线进行连接时则需要把电脑、弱电项目、网络控制设备等全部连接在一个单独的接地干线之中。因为其机电设备整体上是由各种电子设备组成的,其设备一是从属各类系统,二是主体工作频率和防干扰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还必须依照实际情况确定出具体的接地路径[3]。因为智能化的线槽埋设属于弱电线缆,因此在安装中还要和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线槽保持相应的距离。如果要穿过楼板,还需要加强防火保护,金属槽道整体接地效果应保持在最佳状态当中。
        (三)输入设备安装
        该类设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能够随时针对输入内容改变其调试功能,进一步缩短操作时间,以便后续的调试维护工作更加顺畅,强化安装质量(以智能化照明为例,图2)。所以这就需要将其位置安排在便于操作且能够进行性能调试的地方。其设备当中包含了大量传感器,每一传感器对象操作不同,安装位置应具体依照实际情况去确定,如蒸汽压力传感设备、水管型温度传感设备这些绝不能将其安装在管道焊接处;室内空气温度传感设备以及风管型的湿度传感设备等则不能设置在蒸汽放空口和通风出风口的部位[4]。
        
        图2智能化照明原理图
        (四)输出设备安装
        这类设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重点依照相关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如电动阀门等实现固定安装都是为了使其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电动阀门在安装前往往要先开展模拟动作,使其安装到口径一致的管道上,并确保电动阀门当中的风门、箭头都和水流的方式完全相同。
        二、智能系统安装要点
        (一)预埋
        一是在实际作业之前先依照自身经验找到一些重要部位应该多预埋管道或预留洞口,但在设计之中并未完全体现的,并向设计方进行反映。二是要与土建进行充分配合,在不影响土建结构的过程中可适当采取便捷方式。三是如何和其他专业进行平行或交叉施工时,还需要相互屏蔽,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一般智能化管道需尽量和其他管道保持一定距离,保护层厚度也要达到15mm以上。四是在预埋结束后还要及时进行丰富,如果弯道较多或者敷设长度超过规范,还可以适当加设线盒,其管道弯曲半径还要控制在6d-10d之间。
        (二)线槽安装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其与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线槽的距离控制在30cm以上。倘若彼此间是进行交叉敷设,还需要将其放置在上方。在遇到其他障碍物时其距离需控制在50mm以上,垂直偏差±3mm,水平偏差±2mm。
        (三)线缆敷设
        在敷设线缆的过程中应注意型号、规格和设计之间的一致性,布线时应确保基本的平直性,严禁出现扭绞或打圈的现象。一是线缆中间不能出现接头,不然易导致信号不佳;二是两端的标签必须要明显,同时边作业边进行标记,并与图纸进行对应。三始终结余量应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等留出相应的长度,同时其弯曲半径还需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如同轴电缆一般情况下要超过10d,主干电缆要超过10d,光缆要超过15d等等。
        (四)系统调试
        在正式调试之前先对整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及平面图进行全面阅读,以此准确了解具体的设计意图,同时明确相关设备的基本性能与技术指标,充分掌握所有数值。调试效果与管线敷设及安装情况有很大联系,因此这就需要按照具体规范和要求对设备型号、数量等进行检查,了解所有子系统的设备及管线作业情况。调试之后整体线路没有故障发生且能正常运行,再继续开展系统的模拟联动试验。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电气设备安装及质量都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这就需要充分落实安装质量,通过各项新型技术完善安装效果,提升安装效益。同时还需加强设备质量控制,详细分析安装难点和要点,和各专业之间进行协调沟通,不断优化安装方法,最终促使整个智能系统能够实现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任东星.智能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质量控制[J].居舍,2018,000(010):P.161-161.
        [2]陈晓燕.楼宇智能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No.527(18):232.
        [3]郑继民.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现状及优化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762.
        [4]李险峰.浅谈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0):1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