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卷20期   作者:陈文瑛1 龙跃1 傅宏2 杨芾藜2 周川2
[导读] 电网线损问题的存在,会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陈文瑛1  龙跃1  傅宏2  杨芾藜2  周川2
        1、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重庆  400000
        2、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重庆  400000
        摘要:电网线损问题的存在,会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不法分子会通过窃电获取个人利益,在电网运行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应该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实现对电网线损的有效管理,同时通过窃电预警实现对窃电行为的有效管控,保障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平台的架构进行分析,探索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关键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电网线损;窃电预警;关键技术

        当前社会用电量逐渐增加,电力企业应该顺应改革工作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供电服务。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电网线损的出现,如果线损量持续加大,将会导致电力运行的成本升高,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窃电是导致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预警机制的构建,及时对线损位置进行定位和分析,以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其与电力工作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实现多种信息数据的整合利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构建全新的业务模式,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在反窃电稽查中,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系统的架构
        在系统架构设计中,除了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外,还要增强其可扩展性和通用性。数据处理层、数据源层、业务模型层、数据采集层和典型应用场景等,是系统架构的基本组成。向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同步数据时,依靠数据采集层,同时与数据存储层、处理层实现有效协同。在业务实现中则应该构建业务模型层,满足不同需求【1】。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线损和窃电分析平台,是应用展示层的基本组成,通过配置管理和系统监控等构建数据治理框架,防止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二、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关键技术
(一)大数据采集技术
        通过数据仓库和关系数据库,为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除了满足无缝传输的要求外,还要在传输大规模数据时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对业务系统的运行造成干扰。为了能够满足双相同步的工作要求,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同步技术和关系数据库,通过数据抽取、清洗和转换等完成数据的采集。系统数据的抽取需要借助于Sqoop实现,Hadoop和RDBMS的数据交流会更加便捷,在Hive和HBase当中完成关系数据库相关数据的导入【2】。

数据挖掘技术、数理统计等,是数据清洗中的关键,能够为模型构建提供依据,实现对线损和窃电问题的分析。合并与拆分字段、实体等,是数据转换的基本形式,同时还能够借助于数据聚合与离散处理进行转换。
(二)大数据存储技术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大数据存储技术中的关键,其存储介质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在并发吞吐和容错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即时查询和处理批量数据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HBase列式存储数据库,在数据库表的制作中则依靠Hive实现,以MapReduce任务替代查询语句,保障在数据计算中更具准确性与高效性。在当前电网线损和窃电预警系统当中,数据量不断增大,需要以HDFS为基础实现分布式存储,对公变数据、开关数据和用电信息数据等进行管理。在HBase中完成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包括了客户档案和设备台账等【3】。
(三)大数据分析技术
        流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本组成。Hadoop离线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应用,省去了循环迭代的流程,运用Spark内存计算技术完成全量扫描。对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能够针对线损和窃电加以评估,在归纳性推理当中明确其原因和特点。关联分析、异类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是数据挖掘技术的关键,能够对异常台区及线路进行快速识别,进而定位窃电用户【4】。为了能够有效管理能量数据和节点数据,还应该构建电网能量节点数据模型,通过电网拓扑分析模型对实现线损分析与窃电预警。通过多维度分析展示技术的运用,能更加直观化分析线损和窃电预警,增强企业的整体反窃电预警水平。
(四)大数据安全技术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同时在数据增长中呈现出动态化的特征,因此会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在电网线损和窃电预警系统的构建中,还应该以大数据安全技术为核心,增强系统运行安全性,防止网络入侵和病毒等对数据造成的破坏。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加密技术等,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了能够防止用户隐私遭到侵犯,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处理,增强存储安全。同时,也应该进行权限设置,发挥权限平台的安全保障作用。

结语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系统,可以为线损分析和反窃电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为电力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满足其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实践工作当中,应该明确大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安全技术的应用要点及衔接关系,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张海学,许多红,刘经中.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分析关键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196-197.
[2]朱凌霄,谭向东,袁普中,周炎黄,和丽星,何鑫.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及降损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1):90-91.
[3]田丹.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92-93.
[4]李端超,王松,黄太贵,程栩,许小龙,窦万春.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线损与窃电预警分析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05):143-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