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麻旭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麻旭
[导读] 在当前教育教学大背景下,常见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这三种方式也正符合未来我国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竞争趋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初级中学 麻旭 5321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教学大背景下,常见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这三种方式也正符合未来我国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竞争趋势。因此,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阶段,我们只有弄清楚自主探究课堂的真正内涵,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浅谈 初中数学教学中 自主学习法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存在单一化的误区,教师一味地讲授课程内容赶超课程进度,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思维僵化,无法脱离教师辅助单独进行自学,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发展。 一、自主学习法的内容及特点 (一)自主性 自主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处于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向往自由,不愿被规矩束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灌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差,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而自主学习法,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自由程度,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能力进行发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探索性 由于自主学习法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空间,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进行发挥。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课程中的知识理论,还能够促进自身的创造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二、提升自主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这主要是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提前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是一些图片也可以是相关教学视频,从而完善教学PPT。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向学生们播放一些有趣的短视频,这样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有助于学生们根据正确的解题视频来借鉴其中解题思路的经验和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通过自己观看视频和相关内容,可以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自主进行划分和标注,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本节课堂的重点知识,通过学习先进的解题方法来自己尝试解答题目,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进行生硬的学习和模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的表达和展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课程设计利用好课前准备时间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发展阶段,思维模式由原本的线性思维逐渐准变为更适合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思想方式的差异,逻辑思维更容易在自主学习中取得一定成就。

教师要抓住学生课前准备的零碎时间,让学生开展数学导学案探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果学生在课前准备时间没有完成,那么教师还可以适当延长。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学生沟通。从学生对之前课程的评价以及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分析判断课程内容的侧重方向。如果大部分学生反馈都集中在某个教学区间,那么教师就要及时调整课程设计,重点讲解学生们问题较多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设置前置性学习的教学环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课前问题,引导学生课后通过教材、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自主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来对将要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 (三)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应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合理衔接。教师应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都会使用情境教学模式,为了讲解部分数学知识创设一个与该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解题训练中。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一定量的解题训练,但是单纯为了解题而解题就违背了数学学习的规则。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规律的进行解题训练,通过解答题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例如创设问题式情境。引导学生找寻解答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解答完第一个问题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发现第二个问题,学生再次进行探究求解之后循环往复,最终所有问题都被学生解决,学生对于该部分数学内容知识已经掌握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只有真正做到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用他们的大脑去发现、思考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才能培养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春香.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J].科技资讯,2020,18(26):181-183. [2]杨小玲.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的重要性[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65. [3]张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45-7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