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石林2刘江虎
1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三中学 655199
2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三中学 655199
摘 要:爨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地瑰宝,是一种多元复合型文化,它上承古滇国文化,下启南诏大理国文化,是中原汉族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只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才能建立自尊心强的国家,由衷地热爱生活。本地土著文化与外来汉文化的复合的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的融汇发展。其历史悠远,资料相对匮乏,致使明珠蒙尘,为世人所不知。近年来,经过学术界共同努力,这颗蒙尘之明珠有了重放光彩的机会。为此,笔者据现阶段有关历史文献与考古文化资料,结合学术界的前期研究成果,对于爨文化的诗歌美略作探讨。
关键词:爨文化;探析;魅力;诗歌美
观人之美,内外兼修,在于修养与气质;品城市之美,多方所感,在于人文与环境。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给云南留下了一颗光彩炫目的明珠——爨文化。这是云南人不可估量的价值与财富。它给七彩云南增添了一抹亮色。融入曲靖人的血脉的爨文化,是曲靖人文化的烙印。爨文化的诗歌之美赋予曲靖以诗意,使爨文化更加隽永。
一、悟爨文化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是生活画面与思想感情融合之美,美在独特的艺术氛围,美在使欣赏者身临其境,如在其中。意境之美,使人感受到文化所赋予的多元化的美的感受。文化发展,注重对意境的塑造。凡有意境者,均是意与境,身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的交融。小爨碑中“山岳吐精,海诞?光”一句。撰文者用“吐”、“诞”二字传神地刻画了爨氏府君是高峻伟岸的山岳孕育的精英,是宽广雄阔的大海散发出的祥光。生动而形象,是一个拥有英明之才,人之俊杰地形象扑面而来。其雄浑的意境隐隐饱含了作者对爨氏府君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一起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而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繁复而多样是爨文化的意境的特征:可雄奇壮丽,亦可娟秀素雅;或是旷放开朗、也能清新素雅;可以淡泊静谧,却又瑰丽绚烂。我们在研究爨文化时,要善于抓住其写情写景的名句,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和体会爨文化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二、品爨文化语言之美
爨文化中有许多名句流传,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这固然与内容,技法,因素有关,但更得力于语言的表现。爨文化语言首先表现在凝练上,而凝练美又主要表现在用词凝练,语言富于想象力和表现力。爨文化中的语言文化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可视,但是画面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爨颜龙碑》:“岁在壬申,百六构衅,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午前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隅。”短短几句,描绘了战事艰险。“凶竖狼暴”使暴徒形象跃然纸上,描绘了暴徒的猖狂。“肃清边隅”一词则塑造了爨龙颜铁血与英明的形象。其碑文的对仗更是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节奏鲜明的碑文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韵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林入耳,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爨宝子碑》碑文只歌功颂德,并无“羽扇纶巾,雄姿英发”之类的描述,但语言却确确实实使人有一种英俊潇洒的人物形象。
三、听爨文化音律之美
韵律以语言为载体的语言节奏,是和谐的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别具宝光异彩,给人一种乐乐不知倦,悠悠则博厚”的回味。每当爨乡古乐的旋律奏响之后,定会把你带到历史的那年那月,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声音,在时空中深处回响,动人的韵律悄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感受这浓浓的历史文化。作为爨文化象征之一的爨乡古乐是爨文化发展的又一印记。其代表为洞经音乐独具特色。虽各县都有,但是会泽县和麒麟区的比较活跃。作为爨文化代表的洞经音乐是云南文化发展下社会的产物。音乐与唱词经文的结合,使爨乡古月有了灵魂,而唱词变迁这一文字反应则暗含时代发展的印记。丝毫不同于佛教和道教炼诵经文声腔的洞经音乐,是完全按照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和七声音阶的韵律发音,并进行演奏的。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乐器构成了洞经音乐的主要乐器,大鼓、小鼓、笛子、二胡等演奏出洞经音乐的主旋律,使洞经音乐富于地方文化的色彩,极富感染力。历史发展,时代演变,洞经音乐总是能适应本地方的区域特色,与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情文化贴合。就像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一样,文化总是兼容发展的。比如曲靖的洞经音乐与滇西、滇南的差别不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不变的。爨乡古月的发展都遵循着音律发音的要求进行。听洞经音乐演奏能给人以美妙、舒心、神奇的感受。爨文化所具备的韵律美是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四、感爨文化的情感之美
无情感,何来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和创作的动力来自于创作者与传播者无尽的情感,文化发展的核心是情感的需要。灵魂的净化,思想的升华都是以情感的投入做先决条件的。文化的流传也是饱含感情的,唯有饱含情感的文化才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爨龙颜碑》:巍巍灵山,峻高迢遥。或跃在渊,龙飞紫闼。邈邈君侯,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礼聘交会。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去杀。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谬七经,骞骞匪躬,凤翔京邑,曾闵比纵,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而玄石,千载垂功。只有包含情感,撰文者才能创作出如此感人的碑文;也唯有对爨颜龙饱含敬佩与怀念,才能创作出如此动人的碑文。二爨碑流传千古不仅仅在于它们的书法美,也在于它们碑文的诗歌美,更在于碑文中饱含的深情。
文化的灵魂源于思想情感的生动,文化之美就是思想情感之美。文化没有了思想感情,就如同鲜花失去了颜色与生机,即便是美,也是没有生命与活力的。强烈的感情是文化的思想之美。交融在一起的激情里,交融的文化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之美,没有文化之美。正如屈原的《离骚》,陆游的《书愤》、《孤愤》等皆是饱含忧国忧民的忧郁之情,故恒久。而是爨文化地传承亦是。
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爨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民族瑰宝。爨文化诗歌之美是意境之美,是人文之美,是韵律之美,也是情感之美。将爨文化融入生活,才能感受其中的诗歌之美。
参考文献
[1]付尔华. 深入挖掘研究爨文化的时代价值[J]. 社会主义论坛, 2019, 411(05):62-63.
[2]王金红. 文化表征与历史建构:“爨文化”研究之反思[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期):174-177.
[3]范建华[1]. 爨文化简说[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5):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