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选臣 李瑶
[导读]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象服务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随着各种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必须通过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保证国内农业经济持续增长,为建设现代化社会贡献力量。基于此,针对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从目前时代发展来讲,农村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这都是目前的现实要求。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气象服务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气象因素和农业生产具有直接关联,比如遭遇大风、雨雪、冰雹、强降雨等天气,可能给农作物带来较大的危害。如果可以通过气象服务提前预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那么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保证农业经济发展。不过,农业气象服务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业界同仁加强研究,找到优化完善的措施。
        一、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不够丰富
        对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服务,需要农民朋友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信息资讯。因为天气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如果不能及时接收信息,那么气象讯息都会失去作用。不仅如此,在进行一些农业活动时,更需要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比如在晒粮食的时候,如果会出现降雨,一旦不能提前预知,那么晾晒的粮食就可能被雨水冲泡,带来损失,这就更加需要及时提供气象讯息。然而,从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来讲,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丰富,主要是以手机短信为主。一些农村地区信号不佳,短信会存在延迟。有的会使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气象信息,但是很多农民朋友并未关注,导致发布的信息也传达不到农民朋友手中。传播渠道不够丰富,限制了农业气象服务作用的发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相关人员需要引起重视的。
        2、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气象为农服务水平要求也更高。就正镶白旗来说,近些年已逐渐构建了多样性的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农业经济模式,农牧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正镶白旗气象为农服务水平还未跟上现代农业生产的步伐,现阶段还停留在天气预报、气象监测预警等服务上,还未形成标准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气象服务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时期还缺乏科学、针对性的农事气象预报以及农情指导。
        3、气象服务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农业生产对于气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服务部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服务产品的质量,积极拓宽气象信息的发布渠道,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但是,国内气象部门所能提供的服务产品形式还是非常单一,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气象服务产品的深度、广度存在缺陷,不能完成指导农业生产的任务。
        4、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匮乏
        当前,基层气象部门并不注重气象服务队伍的建设,致使气象为农服务队伍综合素质较差,尤其是对农业气候条件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这些均无法较好地满足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与此同时,大多数基层气象部门均存在气象科技服务人才短缺以及流失的情况,气象部门工作队伍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工作队伍专业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明显,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创新农业气象服务的有效策略
        1、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想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率,气象部门必须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入手。

1)气象部门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全面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由政府、气象部门组织专项气象减灾、防灾的知识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农民对于气象减灾知识的认知。2)为气象防御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措施,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3)在基层农机推广站和气象站举办专业的知识讲座和培训,采用多样化形式为农民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贡献力量,确保农民掌握各种先进的防灾减灾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4)气象部门要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合作,积极拓宽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渠道,运用移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气象减灾防灾知识。
        2、充分应用科学技术,提升气象服务的准确性
        实际上,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可以规避的,但是因为气象信息不够精准,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气象部门要加大气象预防技术层面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优势,运用定点观测和遥感观测对气候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拓展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
        除了优化气象信息服务内容,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还需要想办法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拓展构建,打造起多样化、立体化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确保农民朋友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的信息资讯。首先,要继续强化短信服务。气象部门可以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与移动、电信及联通三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由运营商负责气象信息短信发送的技术保障,让农民朋友可以及时收到短信。其次,要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公众号的推广,吸引尽可能多的农民朋友关注公众号,这样以便及时获取资讯。第三,基于电视频道开辟气象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新闻插播、页面弹窗等手段,及时将气象信息资讯传播出来。第四,可以与各地区村镇建立信息传播机制,再通过农村大广播播送紧急气象信息,确保及时传达。
        4、拓展信息内容提升气象服务专业性
        在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中,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气象信息提供,还需要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拓展信息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专业的气象信息资讯。比如针对小麦种植,就可以从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结合气象情况,提供一些专业化的生产建议。比如在炎热天气,就需要提醒注意多浇水和减少施肥,避免出现烧苗的情况。再比如对于冰雹天气,就需要在气象信息中拓展一些防范措施,让农民朋友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减少损失。
        5、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当地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不断建立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人才的管理机制,从人员编制、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充分借助优越的条件吸引职称高、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的气象业务人才,以有效填补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人才队伍的短板。其次,加强在职培训,积极构建气象专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体系,鼓励气象部门和高校采取多种形势的培训合作,充分借助于远程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质量增效。
        三、结语
        气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同时,气象部门还要不断提升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诗月.新时期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农技服务,2017(24).
        [2]邢孟国.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
        [3]顾娟,杨文海,王桂芳.农业发展中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35-36.
        [4]王庆生,王洪华.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5(30):3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