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徐先锦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徐先锦 陈亚楠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演变而来的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有效促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演变而来的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有效促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将平面图纸转化成三维模型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显示设备上,不仅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还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基于此,文章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越来越大规模的建筑结构涌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随着建筑结构功能性和特殊性的增加,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也有所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应用BIM技术开展施工管理能够创新传统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达到优化安全管理水平的效果。
        1BIM技术及建筑施工安全概述
        1.1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以“BuildingModeling”为基础,依靠三维模型和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建筑模型的数字可视化,并通过相关平台,使建筑信息能够有效的整合与共享。BIM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首先,就可视化特点来说,随着建筑结构发展越来越多样,简单的图纸观察已经很难具体的明确建筑的形态,而BIM技术能够通过构建立体结构模型,使人们直观的对建筑形态结构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对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整改与实施;其次,就模拟性特点来说,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往往会因为成本或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而造成建筑方案实验进行困难,而BIM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BIM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模拟建筑模型,还能够让人们进行虚拟的操作实验,像节能模拟、日照模拟等;最后,就优化性来说,建筑施工的优化往往受到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BIM技术能够很好的整合信息,使复杂的工程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优化,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危险,还能使施工建筑得到优化升级[1]。总的来说,在目前,BIM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建筑施工工程当中,使施工工程的效率与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2安全管理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具有较高复杂性,施工管理覆盖面较广,具体体现在对信息、合同、现场安全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内容相比,安全管理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贯穿建筑施工的各阶段。从安全管理的覆盖内容来看,包含图纸绘制、施工材料采购、现场作业控制等,且安全管理并非只是施工方的工作,设计方及建设方等相关主体都要参与其中。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中最基础的工作,也只有在创造安全环境的基础上才可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并提高效率。应当说,在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建立施工安全指标
        施工安全指标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只有明确相关施工安全指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BIM技术来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指标。利用BIM技术中数据的关联性构建出建筑模型,为施工单位进行数据调整和风险修复提供模型参照,进而降低该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风险性,为建筑工程单位科学合理地设定工程安全指标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保证。


        2.2项目流程中的协同工作
        在项目流程中,各工作单位把自己处理的数据、模型等传输到BIM云平台上,实时更新,各单位数据共享,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很多传统建筑项目中的各参与单位彼此之间比较独立,或者联系不是很密切,一旦发现问题,需要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处理,且一处的改动可能会牵连很多处,各方联系速度慢且效率低。通过BIM云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后,将问题通过子平台传输到项目的BIM云平台;待云平台识别需要修改的内容后,再发送到相关单位的子平台;修改完成后,云平台会将项目所有的数据进行更新(以修改后的为准)。若之后其他相关单位也需要对数据或模型进行改动,BIM云平台也会发送相应的信息,待所有单位修改完毕后,再传输给施工单位。
        2.3BIM技术在确立施工方案防护性能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将会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所以相关单位与人员还需利用好BIM技术,加强施工方案的防护性能,使施工更加的安全。具体来说,施工方案防护性能的建立,主要是根据BIM技术,将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像环境、气候、地质等,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来制定安全的施工流程。而在BIM技术运用下制定的施工流程,能够很好的保障每个环节都高效、有序的进展,像工程准备阶段时,BIM技术就能够很好的通过VR技术将建筑设计展现出来,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的了解施工的各项要求与步骤。
        2.4利用BIM技术合理分配施工空间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到大量材料、设备、人员,而施工现场空间有限并且复杂,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施工空间分配很可能会出现施工作业冲突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风险,保证顺利地开展各项施工作业,降低经济财产损失,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工地资源进行科学地分配,保证合理使用施工现场空间,将施工秩序优化,合理提升施工工期控制效果,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建筑施工空间分配方面,BIM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空间分配方式及检查是否存在冲突,可以有效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有序开展,能够保证各个工种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能够显著提升施工安全度。
        2.5运维阶段
        BIM技术的应用效果还体现在运维阶段,其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强化建筑管理,彰显建筑的商业价值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高层建筑成为主要建筑形式,各楼层的功能有其特殊性,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各楼层的针对性管理,分别模拟展示结构和框架的组成情况。2)发挥前期整合信息优势,将其作为运维工作的基本依据通过BIM技术建模,可收集与建筑有关的各类信息,并针对建筑使用阶段出现的问题,在相关信息的指导下做好维护工作。3)实现与互联网的高效链接BIM技术的相关信息可通过屏幕直观呈现,帮助运维人员全面掌握建筑情况。4)故障定位能力强、精度高通过BIM技术可及时锁定问题,确定其发生位置、具体表现及成因,以此为依据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尽可能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消除安全管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还需要各方人员不断地在技术上进行探索和研究。目前,BI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做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BIM技术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不仅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还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广大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这项技术,通过BIM技术把我国的建筑水平带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安琪.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6):206-207.
        [3]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