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矿山生态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岳崇利
[导读] 近年来,我国矿业发展迅速。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不同程
        岳崇利
        41272119790806****
        摘要:近年来,我国矿业发展迅速。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从3S技术和矿山环境管理的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以及3S技术在矿山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3S技术;矿山;生态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矿产资源,但它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在矿山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常用的是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S技术概述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采用遥感探测器进行观测。该技术的优点是即使被探测目标很远,遥感探测器也可以记录被探测目标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获取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科学、完整的检测结果。目前,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1.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通常也被称为“地理学信息系统”,具有采集、存储、编辑、处理、分析的特性,在环境评估方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获取空间信息的映射和分析,3D建模功能,方便人们理解的环境空间测量面积分布,根据区域环境,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此外,GIS还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如军事领域、区域规划等。
1.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常被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它具有定位准确、覆盖全球和移动定位等优点,卫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观测。
2、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2.1 矿山监管不严格
        我国政府对采矿的监管不足,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了严重的滥采现象,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环境。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各种原因,环境治理工作仍未落实,矿山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2.2 “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不合理
        许多矿山单位在开采前没有进行相应的环境调查,缺乏环境影响检测报告,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发现对矿区环境的过度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环境问题出现时,要想办法来解决。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治理成本,治理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做好开采前的环境调查和科学的规划十分重要。
2.3 矿山环境管理技术流程不够成熟
        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程。由于矿区环境条件比一般地区更为复杂,常规治理技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专业技术也不成熟,使得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更加困难。
3、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3.1 矿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矿业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矿产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和治理在挖掘过程中,从长远来看,它是不利于中国矿业的发展,甚至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生活。因此,对矿山环境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3.2 采矿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严重
        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地下水系统,从而对地下水系统造成破坏。此外,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矿物元素容易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水环境,从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因此,应重视水资源的保护。
3.3 采矿产生的“三废”对环境造成污染
        矿山开采必须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气、废渣和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废气在空气中凝结时会形成酸雨,腐蚀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作物、植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废渣不进行处理,其积累会污染矿山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矿山环境管理。
4、3S技术的实际应用
4.1 3S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采矿会造成许多生态问题,比如破坏矿区的植被,威胁生物多样性。3S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特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的反射光谱也会有所不同。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的反射光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遥感技术能够准确地探测到植物的反射光谱。因此,利用RS技术对矿区植被进行检测,获取遥感影像信息,从而获取矿区环境信息,为生态环境恢复制定相应对策。GPS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植被的空间位置信息。通过GIS综合分析,可以对矿区植被类型、季节相节奏、植被演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了解矿区植被演化的动态。
        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而生物多样性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的基因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GPS的实时导航和精确定位功能可以引导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保证调查的准确性。通过对遥感影像的科学分析,得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GIS系统分析矿区的种群数量、分布规律和基本情况,实现高效、准确、低投入的矿区野生动物状态调查和动态监测。目前,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此外,采矿还会破坏矿区的生态景观,导致矿区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如果你想矿区生态环境修复,首先应该清楚什么导致矿区生态景观的破坏因素,以及生态系统本身有自我调节的功能,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使破坏生态景观恢复、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生态景观的范围较大,在进行修理,如果使用传统的修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理时间长,维修成本高,但如果您使用的是RS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维修时间,也可以扫描范围广泛的监控,通过接收的植被光谱反射成像,在矿区景观使用GPS可随时移动的特点,对遥感影像进行定位,通过GIS的处理和分析,进行科学、准确的生态修复。
4.2 3S技术在矿区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采矿不仅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矿区大气环境检测通常采用地物pop测试数据。此外,通过GIS将监测图像在地图上复制,可以清晰地显示矿区的污染范围和污染源。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矿区的有害气体,探测受污染的水域,识别矿区水污染的范围和浓度,为有害气体和水资源的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因此,3S技术在矿山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响滑坡发展的因素,进而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如果滑坡严重,就会发生泥石流。遥感影像将记录下泥石流的直接和间接信息,有助于有关部门了解泥石流现场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应注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环境治理。3S技术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它可以科学地监测矿区的生态环境,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促进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元佳.3S技术在矿山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0(05):80-81+84.
[2]吴刚,张义平,潘玉忠,曾照凯.“3S”技术在矿山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10,16(03):108-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