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公共服务项目的逐步增多,在此类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PPP模式下实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结合。由于PPP模式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也区别于传统的工程造价,在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改进与优化来实现。
关键词:PPP项目模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PPP模式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带领下,向金融机构申请项目资金。该模式下,其无追索权,故而也可将其归入贷款模式。项目后期的收益成为借款方还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借款方以项目资产作为抵押,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1PPP项目模式基本概述
在PPP项目模式下,如果想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PPP项目模式要有正确认识。从概念上分析可以了解到,PPP项目模式主要是指公私合作模式,在政府与民营部门合作期间,非公共部门拥有各类资源,然后参与到提供产品与提供服务工作中,为政府以及民营部门创造更多利益。在对PPP项目模式进行分析中可以明确,实际上属于一种优化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其理念主要是指,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共赢或者双赢。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中,PPP项目模式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与中标单位之间构成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筹资工作、建设工作以及经营工作。政府与的提供贷款担保的金融机构部门,需要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该协议并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有关合同支付费用相关协定。促使特殊目的公司,能够更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2PPP模式的应用优势
2.1能够缓解政府财政负担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为了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再加上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等的需求增加,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在此类工程项目方面的资金投入,由于所包含的项目类型多样,当多个项目同时开始时,地方政府将会面临着较大的财政压力。而PPP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同时出资来完成项目,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的财政负担加以有效缓解,充分发挥了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2.2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在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PPP模式的应用使得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种工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项目实施中,通过招标工作的进行,能够选择最佳的建设主体,进而使得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与成本控制,充分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2.3有利于控制项目风险
PPP模式下注入了私人成分,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私人的共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项目的风险控制,在整个的项目参与过程中,有效分散了风险,使得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3PPP项目模式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3.1加强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在PPP项目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想要有序进行,并将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发挥出来,对于前期规划设计工作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做好优化工作。只有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后续施工工作展开,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将会得到保障。
在加强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对工程项目做好整体性分析工作,对于项目开展的具体内容要有正确认识。在前期设计规划中,对于项目整体性必须要有明确认识,因为整体性能够为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给予相应参考与指导,避免设计规划出现片面性问题。基于此,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整体性分析工作,对工程项目能够有全面认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在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对于项目实施的不同环节要有正确界定,与此同时,要做好各环节重要性分析工作。在重要性基础上,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从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不难看出,如果想要促使前期规划设计能够确保其整体性,那么对于各环节细节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想要实现细节优化,针对不同环节的任务与工作要有正确认识,通过优化规划设计,为后续工作提供有效引导。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为施工部门创造更多效益。
3.2制定科学的项目造价管理方案
投标人需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投资方法。在项目投标时,明确划定工程成本,高度落实工程意见和规范,以加强工程造价预测的合理性,规避工程投资失控问题。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要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若想科学管理新建项目,则需采取更为科学和针对性的专业方法。如工程建设中无任何可供参考的工程资料,则可基于项目成本指标编制科学的项目造价管理方案。
3.3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1)做好管理人员理论研究工作。只有对理论知识有正确把握,才能为后续实践工作展开提供有效引导。如果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那么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如果从管理人员行为约束出发,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周期培养机制。定期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2)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在实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采用的工作技术与工作方法,会对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多先进工作技术与工作技巧。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将技术合理应用在其中,从而将技术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部门,能够不断引进先进工作技术与工作技巧。然后在企业中做好宣传工作,使得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对先进工作技术有正确认识。主动参与到技术学习中,提升自身技术素养与技术能力。(3)培养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工作态度等。在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有正确工作态度,同时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开展不同教育活动方式,促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提升。(4)对于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及时做好考核工作。明确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的掌握情况,通过考核能够对工作人员的薄弱之处有正确认识。然后针对大多数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讲解,为工程造价与管理工作展开提供保障。
3.4创建严格的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制度
项目运营的过程中,PPP项目竣工结算和决算制度对资产折旧移交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发包人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收益、绩效考核、项目运营成本、激励机制和社会资本利润率等要素,其也不会在工程建设期间支付建设成本。在工程运营过程中,需落实年度补贴,并积极参考财务竣工结算和决算制度的标准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期内,社会合作项目与社会资本固定资产的形成需要,进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日常工作中也需完善PPP模式下的造咨询服务工作,加大引导力度,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项目咨询服务,以增大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增多,PPP模式成为了这类型工程中最为常用的融资方式,由于此模式与传统的工程模式有所区别,要提高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实现各种工程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造价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永.PPP模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需求研究[J].居舍.2020(21)
[2]曲翠香.浅谈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居舍.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