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郭玲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26101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电力传输结构中,机电程序运作干扰问题会对电力传输结构的做工效率造成直接影响,而且该问题也是现代电力结构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微机继电结构作为电力传输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在其做功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干扰问题,是电力系统中解决负面影响问题的主要部分。对此,只有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防干扰途径,才能够真正发挥微机继电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优点;抗干扰措施研究
        引言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将对故障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在接收到故障数据后,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快速解析,同时辅助继电系统保护人员对故障进行相对应的判断。故障信息系统对自动保护装置以及安全运行装置进行实时操作监控,若发生运行异常状况,系统将自动记录保护装置的工作状况,在对故障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对其进行专业的系统理论化采集,集中故障数据信息,保障主站与子站之间的良好通讯,及时记录相关通道缺陷信息,在故障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条件下,通过主站对子站的装置进行录波启动、样本采集等操作,在装置运作过程中及时对采集信息进行处理,并增强系统主控能力,保证故障录波装置与继电保护设备相互独立运行,避免产生数据混乱的现象。但传统自动检测方法对于故障信息的掌握较少,处理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信息自动检测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处理。首先通过对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信息进行初步采集,排除无关数据信息的干扰,并进一步进行故障信息初分析,加大对故障信息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保护系统故障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处理,完善系统检测性能,提升系统自我保护能力,最终达到自动检测的目的。
        1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
        1.1结构简单
        微机继电保护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均有大幅度的降低。首先,对微机继电保护的占用空间进行分析,其所占用的空间明显减小。微机继电保护的安装也非常简便,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几个工人就能完成。最后,在维护与检修工作方面,微机继电保护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也非常简单,同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软件方面的自动修复功能与自动检测功能,能够准确确定故障位置,以减少检修与维护的工作量。
        1.2功能完善
        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微机继电保护的结构、重量与体积都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功能也更加完善。首先,微机继电保护的类型与装置非常齐全,能够充分满足各种类型变电站设备对继电保护工作提出的要求。其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了液晶显示功能,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大量的调控信息与监控信息等,从而使工作人员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电力系统的信息变化情况。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也能够全面收集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制订合理的配电方案,不需要进行二次测算。最后,通过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主动识别与监测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位置、识别故障的类型,为维修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数据。
        1.3性能稳定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非常稳定,主要是因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体制,这也使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制造工艺与生产工艺非常高,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多样化运行环境。同时,在一般情况下,设备会处于休眠状态,只有程序实时运行,这样可以提高各个元器件的使用年限,从而有效提高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使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2优化措施分析
        2.1负序电压简易算法的主要用途
        发电机、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以及母线差动保护通常采用由低电压元件和负序电压元件组成的复压元件作为闭锁元件。

低电压元件和负序电压元件的定值可能是线电压,也可能是相电压,不同型号的保护装置有所不同。由于低电压元件的定值较高,通常整定为(0.5~0.7)倍额定线电压或相电压,而负序电压元件的定值很低,一般仅为(0.06~0.08)倍额定线电压或相电压,因此,对负序电压元件进行定值校验时,无论是直接施加三相负序电压,还是采取施加单相或两相电压来获取负序电压的方法,都会引起低电压元件“抢动”,致使无法完成校验工作。若采取将低电压元件定值暂时调低的措施,则不但会影响工作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校验结束后,有可能因疏忽而未恢复原定值,导致设备运行中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拒动,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目前有个别新型保护装置已将电压定值在出厂时固化,不能更改,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采取将电压定值暂时调低的措施。为此,应给装置三相电压回路同时施加电压,各相电压的大小根据负序电压简易算法来确定,既能保证负序电压元件定值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防止低电压元件动作。
        2.2电感耦合干扰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形成干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二次回路形成的不良影响,导致电力系统内的软件因为被干扰而无法正常运转。电感耦合干扰主要是在操作隔离开关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高频电流或者雷电电流,如果电流与高压母线相遇,会导致高压母线周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因为电磁场多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会包围二次电缆,从而发生二次回路,并对电压形成干扰,使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接地电容会使高压母线中含有的电流在进入到地网后,导致地网形成比较大的电力差。发生电感耦合的主要原理就是因为高频电流会影响到二次电缆中的屏蔽层,从而形成高频电流,对二次回路造成干扰。
        2.3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对比
        在信息检测时间为80s时,本文检测方法的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为80%,传统检测方法的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为40%;在信息检测时间为130s时,本文检测方法的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量为92%,传统检测方法的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为49%。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本文检测方法对故障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将故障的诊断结果与诊断路径进行结合,实时定位故障信息的位置,并加强对检测系统的建设及综合管理,提升系统在配电网修复及检查中的保护性能,同时利用故障测距,提高故障的定位准确率,进而有效提升整体检测的系统准确率。经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检测方法的故障信息准确接收数量及故障信息自动检测准确率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故障信息的自动检测,保护电网系统不受侵害,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复水平,具备更好的使用价值。
        2.4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信息初分析
        在完成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信息采集后,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加大对故障信息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完善故障信息检测系统的检测功能。由于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信息的产生具有随机性,为此,需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二次监控操作,完善系统监控信息,同时注重对数据的状态保护,促使故障信息处于良好的检测环境中,在系统监视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后,将对子站进行召唤命令的下达操作,此时,子站将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制造为数据简报,并对故障录波装置的数据进行主机系统上传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且优点越来越明显,其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要提高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使其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确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昱恒,袁军强.基于状态序列的分段开关及主变备自投调试方法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10):188-192.
        [2]许琛雍,刘瑞华.备自投装置校验及回路检查的简便方法[J].电工技术,2013(11):62-63.
        [3]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