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隧道施工中出现地质灾害是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较常出现的塌方、涌水等地质灾害,施工单位可采用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此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实施,据此提升隧道施工的质量,进而为安全使用隧道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1、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特点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是对隧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引发隧道施工出现地质灾害的特点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第一,隧道施工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盲目施工现象,是导致隧道施工出现地质灾害的一个根本原因,会对隧道施工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前者的影响力更大、危害性也更高,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也更为严重。第三,从灾害防治上来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前者能够被预防和治理,但后者的预防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治因多方面的因素而引发的地质灾害,施工单位应制定全面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利用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隧道施工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以此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并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针对隧道工程的施工,施工单位应重视并做好隧道施工地区的地质勘察工作,针对隧道施工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应制定多种防治方案,对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科学、适宜的施工方法,按照科学的施工流程,完成隧道施工工作,并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测,以此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因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质量,从而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2、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
按隧道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性,可以将隧道地质灾害分为4种类型[2- 3]。(1)围岩的变形破坏:这类灾害的产生主要与围岩的岩性、结构体和结构面的几何切割特征及应力条件有关,包括:①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主要形式表现为大的变形位移和滑塌等;②破碎岩(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等)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掉块、滑塌、崩塌和泥砂石流等;③块状岩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局部掉块;④坚硬脆性岩的岩爆,多发生于深埋、高应力区的隧道中。(2)涌水、突泥灾害:这类灾害主要是由于隧道的开凿破坏或改变了隧道所在地区原来的水文地质环境,隧道成为新的良好的地下水排泄通道引起。灾害的主要形式包括:①破碎岩的裂隙、缝隙渗水、漏水、涌水;②岩溶裂隙水、管道水的涌出,以及携带大量泥砂的突泥、突砂。(3)地面沉降和塌陷:由于隧道开挖及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包括:①浅埋隧道、城市地铁或大型管道开挖及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②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排放大量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泉水枯竭。(4)其他主要地质灾害:①有害气体(如瓦斯)突出造成的灾害;②地下水对隧道建筑物的侵蚀、腐蚀作用引起的灾害;③隧道的冻融灾害;④高地温灾害;⑤地震灾害。
3、隧道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地质灾害有3个特点:①隧道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类工程活动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工程建设同地质环境不协调所致;②同自然地质灾害相比,隧道地质灾害强度低,频度较大,危害性大;③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可防止性。因此,为避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加强防治措施[5]:①做好地质勘察研究工作;②合理确定防治目标;③多方案比选防治工程方案;④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⑤妥善确定防治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实行信息化施工;⑥加强监测工作。
4、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4.1塌方灾害的防治
在隧道施工中,塌方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针对隧道施工出现的塌方灾害,施工人员应在隧道施工之前,对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和特性进行考察,以此对施工区域周围的地质数据进行搜集,据此全面且详细的掌握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对隧道施工可能出现塌方的位置进行判断和定位,并根据判断结果,制定适宜的防治方案,从而降低隧道施工发生塌方的几率,确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塌方灾害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可利用导管对注入浆液,或是利用锚杆支护等手段,对隧道进行加固,以此提高隧道施工区域的围岩体地质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围岩体地质结构不稳定而引发塌方灾害,从而在安全施工的基础上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
4.2 涌水灾害的防治
涌水灾害作为隧道施工中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会对隧道施工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区域存在的岩层淤泥、溶洞、暗河等进行科学处理。对于隧道施工较常出现的涌水问题,施工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排水或堵水措施对该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免该问题对隧道施工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重视对涌水灾害的检测,并通过建立相应的警报系统来提醒施工人员隧道施工出现了涌水灾害,以便于施工人员对涌水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对于隧道内积存的地下水,施工人员可通过扩大超前孔对其进行排出,以此降低涌水灾害对隧道造成的影响,从而保障隧道施工的顺利实施,进而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为做好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合理确定防治目标,多方案比选防治工程方案,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确定科学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实行信息化施工,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其中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是隧道地质工作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超鹏.隧道岩溶塌陷的超前地质预报研究及防治对策[D].湖南科技大学,2016.
[2]谢举.岩溶隧道施工突水突变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3]赵江龙,张宁.某建设管道隧道地质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A].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二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