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不仅要紧跟科学和时代的进步步伐,也要提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扎实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技术知识,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大数据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并阐述了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空间规划管理
引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在社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便利,也给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带来了重要影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从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来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更要符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发展策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推动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的稳固发展。
1地理信息大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1.1地理信息大数据内涵
地理信息大数据是指在一般地理信息数据规范的基础上,更具灵活性和精确性,数据涵盖广泛,包含各方面,如地理地貌的精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人口流动等,也可以认为地理信息大数据是多元数据的结合体。它的特点是数据庞大、数据来源广泛、信息零散碎片化等,通过大数据采集的信息有着非常高的社会价值,因此,在采集地理信息大数据之后,要利用管理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这个平台就是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储存和管理采集的数据,可以随时进行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合理分配归纳数据,减少重复工作,提升处理数据的速度和质量,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将内部数据逐步整合和同步,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利用率。
1.2国土空间规划内涵
现阶段的环保理念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色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发展的情况,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调整,并保障其开发和合理利用。其中包含对物质空间的重新分配和规划,也有社会经济活动对空间承载能力的评估。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整理,自然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载范围,对农业空间和生态布局进行合理规划[1]。在经济社会空间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和人们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在善待和保护自然资源中实现绿色发展,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让国土空间规划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地理信息大数据的采集分析
在进行信息数据采集的过程之中,可以利用传感器等相应的地质变化研究器等等方式进行同步采集。而后由专业的数据处理人员对多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科学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另外还要注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之中,也要注意相应领域的扩大。现在的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布置传统意义上的地质信息,各个地方的水土状况。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相关人口的流动以及分布,各个地区的建筑建设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状况,甚至是商业动态、地域文化等。
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提供基础数据
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每天会收集大量地理信息数据,信息数据每时每刻都在实时更新和变化,大数据平台运用相应的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得出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部联系,分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评价国土空间的利用程度和地质灾害的预测、生态建设的整体分析等。
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就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持,在应用时,运用“3S”技术(GIS、RS、GPS)对地理信息、地理资源和地质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开展综合评价时,适当进行权重选择的考量,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在高效高质中进行。在进行规划分区时,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准确直观的分析,并为分区划定提供有力依据。在划分住宅区和商业区时,可以通过合理分析参考交通数据或者人们的出行大数据,完善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区域基础设施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2]。同时,灯光数据,也能够确保分区配比的数据可靠,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需要此类信息数据资料的支持,用来对地理信息相关规律进行处理和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
3.2耕地管理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制定的,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在社会发展中,农业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耕地是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赖以生存的重要部分。近几年国家着力于乡村振兴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时也对耕地的保护、实施和监管将更加严格,而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耕地的保护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开采、闲置和浪费[3]。在保护耕地的过程中,运用“3S”技术(GIS、RS、GPS)进行实时监管,减少耕地破坏和非法占用耕地等情况的发生。耕地的有效保护,对保证安全的粮食生产和稳固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有效完善规划管理机制
在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背景下,科学准确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对快速更新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对数据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估,使数据的检索和分析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而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显示出困难性和复杂性,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和编制[4]。首先,应该提高数据信息分析、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统筹能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其次,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反馈评估手段,逐步调整检测评估机制,配合大数据平台和“3S”技术保障,增强数据的利用空间。最后,必须加强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和真实性,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过程中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科学依据。
3.4优化大数据服务
首先要在硬技术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优化大数据的服务工作。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数据的搜索引擎以及数据的规律上进行一定程度地改变。其中核心技术可以借鉴西方的相应先进经验,或者是针对于工作之中的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想要优化大数据服务,还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反馈管理体系。
结束语:
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合理规划国土空间就必须运用数据信息和科学技术打好基础,提高国土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相关国土数据的采集。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地理信息大数据快速发展,也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率。必须合理利用两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分配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玉伟.大数据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管理体系的建设[J].经纬天地,2019(05):22-24+27.
[2]缪应江.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251-252.
[3]张倩.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9(12):220-221.
[4]潘俊钳,马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纬天地,2019(02):3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