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212219871130XXXX
摘要:电力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当今社会的变化形式日益复杂,对于如今的电力行业来说,保证日常的用电安全至关重要,电力行业除了要提供能够不断连续的供电操作还需要保证人们的日常用电安全。电力企業发展过程中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科学管理各项资源的损耗情况,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更好的保证社会整体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措施
在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需要电力行业提高认识,通过降低电网线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从而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电网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降损方案,对于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问题
1.1电力企业不够重视线损管理
线路损耗在日常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配电网络能够利用当代的能源技术改善现有配电网络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线损工作的管理,造成一些常见的电力损耗情况。常见的线损工作能够贯穿整个电力应用的各个环节,无论四产品生产部分、调度合理分配、传输流程还是后期的经营管理等措施都能够进行合理应用。电力工程中的线损情况还能够详细进行多样划分,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线损、统计概率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经济不当线损等几种情况,因此对于电力工作者来说,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合理管理,加强线路损耗的治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行不受到干扰,更好的实现整个产品的节能理念。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对电网系统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智能化发展趋势。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迎来了很大的挑战,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线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社会用电的安全性,对經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电力企业并没有重视线损管理,将线损管理视为一般的管理项目,从而阻碍和社会发展的融合度。电力企业没有对线损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影响了核算线损正确率,电力企业没有很好的开发降损潜力,企业过多的遵循经济利益,而对降低损耗过于忽视。
1.2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发挥制度的应用性
日常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逐渐形成一套专属自己公司的独特管理办法,可以制定出一系列详细的规则,这样便于后期工作的稳定开展。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线损计算不准确,功率不足、电能管理措施不当等都是制约线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很多相关的管理工作、实际内容、运行标准、考核流程以及标准制度都不全面,规则不够具体,因此实际开展工作时就会面临较大的阻碍,难以从根本上保证这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效率及根本质量。
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电力企业输配电线路不受重视,从而影响线损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很多线损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影响工作质量,综合素质存在很大差异性。线损管理没有进行专业性和统一性的培养,从而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造成了巨大影响。电力企业在监督方面没有得到落实,对实际线路的管理效果带来影响。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更没有进行科学的对比,面对突发事件,没有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抢修等。
2配电网线损成因
配电网线损成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线缆的电阻作用。导线在实现对电能的传导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电阻,当导线通过电流时便会产生热量,形成电能的损耗。第二,电磁场作用形成的负载做功。例如,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交变磁场,电动机运作会形成旋转磁场,从而产生涡流和磁带现象,产生一种固定损耗,这部分损耗和电流大小无关,而与电网电压的等级有很大的关系。第三,管理漏洞带来的损耗,这些损耗也可以称为不明损耗,并不能准确量化与衡量。例如,电能表的故障、用户的窃电行为等。
3加强线损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3.1重视线损管理制度的建设
建立一套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能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并将责任进行落实,将管理工作细化划分到每个人身上。其次,设立一些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管理效果。再次,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线路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应用一些高效化办公的计算机技术,以此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例如,对线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线路数据传递到计算机上,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以减少因管理不当而产生的线损,与此同时还应针对其管理方法及管理流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线损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
3.2做好电网结构的合理规划布局
首先,做好供电线路半径的合理规划,结合实际,做好供电电源位置选择,可以有效缩短供电半径。例如在城市地区,电源点设置应相对密集,容量要大,半径要短;针对农村地区,电源点设置容量要小,半径要短,分布应较密集。与此同时,在进行供电半径规划时,还应考虑供电稳定性、负荷密度等因素,针对10kv线路,需要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并注意留有一定的余地。针对380V线路,在进行供电半径规划时,应结合电压允许偏差值来加以确定。同时在线路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采取多级串供线路,可以有效减少迂回供电,降低线损。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导线截面积,结合选现有的电网拓扑结构,使其进一步完善,可有效降低配电网线损。
3.3加强电力设备维护
在用电工程线路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但是经过长期使用,这些设备会出现短路和老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在新时期,工作人员应该对设备进行维护,组织小组对设备定期的维护,提高大家的责任感。企业必须明确设备检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大风、雨雪等。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当遇到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恢复调度。此外,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切实保证设备的安全。工作人员要轮流值班,对配网资料不断进行更新,记录完整的信息。严格规范资料报送的时间,确保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要求。
3.4重视抄表、核对以及收费管理工作
线损的主要成因就是输电线路运作过程中已经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输电线路格局的问题。但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线损是人为因素所产生的。提高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力度,并且重视反漏查工作,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反窃电调查,避免由于人为切点导致的线损问题,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
3.5重视建设材料质量
建设方在进行配电工程建设时,需做好导线选择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选择性能好、质量佳的材料,以保障整个系统线路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绝缘性能较好的导线其使用寿命会相对长一些,抗腐蚀性会好些,同时也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防止设备出现短路现象。
4结束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经营电网管理和电能传输服务,但是电能传输的过程并不畅通,由于技术性问题,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线损就是其中之一,属于客观存在的物理损耗,在电力网输送和配电过程中都存在,而它也极大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冠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8,(8):155-156.
[2]张东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问题探析[J].低碳世界,2017(35):178-179.
[3]肖铁汉.试论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对降低线损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