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变电运检协同管理实践 王龙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龙
[导读] 摘要: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大力推进“三套五大”体系建设,加快“两个转变”步伐,通过实施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完成规范化的供电系统建设,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电网,实现电网发展的展示模式转变,公司增长方式由分散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社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大力推进“三套五大”体系建设,加快“两个转变”步伐,通过实施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完成规范化的供电系统建设,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电网,实现电网发展的展示模式转变,公司增长方式由分散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社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们要优化公司维护运营资源配置,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缩短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积极探索提高维护效率的新模式。
        关键词:变电运检;协同管理;实践
        变电系统运维一体化是对传统变电系统运维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控制、生产质量、人力资源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从而达到释放资源效率、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变电系统运维一体化是“三套五大”体制改革中“检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检修”制度建设的效率和优势。变电系统运维一体化要求运维部门与维护、配电、营销等部门密切沟通,同步配合,实现维护检查、带电检测等业务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要求培养熟悉变电系统运行业务、掌握检修业务的“一岗多能”全能型人才,最终实现运行检修业务一体化。
        一、明确主动运维指导,理顺运检协调思路
        变电运维人员全面负责变电系统的管理,负责变电系统内所有设备设施的操作、检查、维护和运行。同时,还负责运检人员进入变电系统工作时的工作许可和工作验收。因此,运维人员是所有变电系统运检工作的必要环节,他们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变电系统运检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随着近年来变电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运维人员数量却没有多少变化,人均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造成工作质量不高,个别工作甚至流于形式,对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严峻考验。针对运维工作已成为制约整个运检工作提升瓶颈的实际,需要进行运维协调改善这一不利情况。运维协调的工作思路就是以运维工作为主导,实施积极的运维管理措施,结合状态检查策略指导评估结果,形成新的状态检查机制;变电站实现工作计划与检查计划相结合,使倒换操作、检查、维护等工作一次性解决,减轻运维工作人员工作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二、建立积极的运维机制,实现生产计划协调运作
        变电系统的运检分为停电运检和带电运检。停电运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运行方式、用户负荷、设备状况等,一旦计划确定并公布了的运检时间就不要改变,不停电运检时间则可以相对灵活地调整。因此,变电系统运检协调的过程就是根据停电计划调整巡检计划,然后根据巡检计划确定非停电计划。
        检验周期的确立可以体现设备管理的“主动性”。不再按统一周期对设备进行被动检查,而是主动提高高风险变电系统检查的密度,加强对高风险设备运行的监控,达到针对性预防风险的目的。
        三、开放专业流程渠道,分解实施业务对接
        变电系统的运检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紧密联合,需要进行许多的专业化操作,只有各部门所有参与人员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完成。而不是一个部门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工作计划中的每个工作都对应着一个工作流程。运检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由不同的部门完成,各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联系与合作是不是高效,决定了整个运检流程的运行是否顺畅。


        四、整合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防范体系
        运检计划确定后,由公司安全监察部牵头组织各专业部门制定安全集中控制措施,各部门根据自身安全生产要求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由安全监察部统一补充,形成月度安全控制措施,包括电网稳定、开关操作、检修操作、恶劣天气、交通安全、消防等细节,经安全监察部审核通过后发布并监督实施,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安全控制措施的集中制定和整合使整个检修过程处于全面安全控制之下,及时发现安全风险,消除安全管理的死角和漏洞,使整个安全网络无缝连接。同时也便于安全监督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对各专业部门的安全责任落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各级操作人员能力和各专业主要工作项目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操作人员能力信息库和运检项目标准库。在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时,按工作量和强度选择相应能力水平的负责人,确定操作人员数量和运检总时间,优化人员配置。然后,根据日常班组成员参与生产管理工作的比例和车间成员参与生产管理工作的比例,分别生成班组四色图和车间月度承载力分析图,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调整工作计划,避免“超负荷、超能力、超时间”的不安全状态,确保工作安排的科学合理。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每个员工和每个岗位的安全,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五、统筹产能,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加强现场试验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分析,推进检修和运维两支队伍建设,使运维部门的综合试验与维护部门的精确试验相辅相成,密切配合。运维单位要结合巡回检查开展现场检测综合试验。每个变电站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部设备的综合试验。如发现设备异常,马上报告维修单位。维修单位应对异常设备进行精确测试,确认设备状态,上传至状态评估系统,制定维修策略。对不能及时淘汰的设备,应报运维单位跟踪检测,随时监测设备状态,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维护运营各部门共享测试数据和现场检测数据,作为制定状态检修策略的依据,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提高变电系统的精益管理水平。
        六、促进人才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培训和创新
        要把人才培养和发展作为年度工作计划的内容之一,建立各专业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每年组织新员工到不同部门实践,熟悉各部门业务,加快工作角色转变;每年组织各部门青年员工交流学习,促进青年员工技能水平丰富和提高,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每年组织各部门优秀一线管理人员交流经验,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促进,促进管理团队建设实现管理人员共同进步。
        建立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实施开放性团队培训讲座,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专项技术技能培训,还可以安排人员参加其他部门和团队的培训,从而减少培训资源的重复投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运维人员要多次参加维护测试组的现场检测培训,通过厂家的专业讲解和现场的实际操作训练,短时间快速掌握现场检测技术,能加快现场检测工作的步伐,使总检和精检两个队伍同步提高。
        七、全面细化责任考核,搭建统一的绩效考核平台
        为实现运检协同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变电检修绩效考核体系,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变电检修绩效考核细则。每项工作都做出详细的评分,系统每月自动统计员工工作量,管理人员按照考核细则对每项工作的质量和劳动量进行评价。最后,管理人员对每项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个人绩效得分,真实反映运检人员的工作绩效,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尽力减少一次参加运维人员的数量,但每次都要求较高的工作效率,控制同一个工作点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提高运维人员进行状态检查的积极性、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运政.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246.
        [2] 陈君.分析变电设备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233.
        [3] 刘运政.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