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勘探技术质量及其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乔 曦 谢建
[导读] 摘要:煤矿地质勘探的的作用是对开采区域地质条件、矿体分布、矿体形状、矿产储量等进行勘察。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安徽淮南  232052
        摘要:煤矿地质勘探的的作用是对开采区域地质条件、矿体分布、矿体形状、矿产储量等进行勘察。在煤矿资源开采中,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开采工作危险性较大,对此,为了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做好地质勘探,选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因此,对煤矿地质勘探现状及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分析了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技术;质量;重要性
        前言
        煤矿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重要的地位,起到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煤矿地质勘探作为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是煤矿开采的关键,本文将针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进行论述,并结合该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一些煤矿地质勘探新技术。
        1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
        1.1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探測技术运用的是地震波原理来判断地下岩层所处的形态以及性质。由于地下介质的密度、弹性的大小都不一样,有针对性的地震勘探区域内存在密度大小不均的物体比如岩石、各种矿物、水体等介质,能够准确有效的反映出其中存在的差异,保证勘探效果准确、质量高。具体方法就是,通过雷达向地下介质发射地震波,然和研究回馈的数据信息,进而判断岩石的地质和属性。这种勘探方法主要分为表面勘探技术和矿井勘探技术两种,表面勘探技术主要用于浅度勘探,矿井技术多用于深度较大的矿井。
        1.2 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
        这种勘探技术是依靠不同岩土介质具有的导电性来观测和研究人工构建的电流场分布情况,最终实现寻找煤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目标。这种技术和普通的电阻率技术相比较而言密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多优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被普遍运用。例如具有探测点密度比较大,能够同时使用不同类型的装置,此外还能够根据获取各自不同的比值参数来查明出现的异常信息。
        1.3 瞬变电磁技术
        瞬变电磁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探测技术,此技术主要通过电磁波原理的使用,可以不用接触煤矿的情况下就能进行探测工作。深埋在矿井之下的电磁波就能进行探测,然后根据电磁波断面的不同情况来准确判断回线波和发射波。假如需要探测的深度较大,就需要合理加大电磁波的相关发射功率和增多接受回线的有关匝数来进行勘探。
        2 煤矿地质勘探现状
        2.1 从环境资源保护状态下进行地质勘探
        现如今,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煤炭资源开采行业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煤矿矿区为裸露的自然环境,如果对于矿产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则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比如粉尘污染、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等等。但是,有些矿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对煤炭资源过度开发。对此,在进行煤炭资源的勘探以及开发利用中,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在勘探和开采工作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 从地质特点突出问题方面进行地质勘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迅速,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煤炭资源勘探以开采速度逐渐加快。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比较广泛,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在煤炭资源勘探中,应从地质特点角度出发实施勘探工作,对动态地质现象进行详细勘察。通过对复杂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能够在煤炭资源勘探中合理预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地质动态变化,并判断是否会发生井下灾害,据此采用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
        2.3 从矿井操作安全可行性方面进行地质勘探
        在煤炭资源开采中,矿井事故比较常见,其中,矿井水害问题比较严重。在地下矿井开采中,如果发生透水事故,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同时还会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于突水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从矿井操作安全性角度出发,保证在煤矿资源开采中避免发生严重水害。
        2.4 利用新技术进行地质勘探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勘探及开采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有效推动了煤炭地质勘探水平的提升,如人工智能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等。
        3 煤矿勘探技术的重要性探析
        3.1 地质勘探工作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
        瓦斯事故是煤矿事故中比较常见的。瓦斯的出现和地质构造中的上下顶地板岩层的含水性、岩性以及周围的断层情况等都密切相关。要想避免瓦斯出现,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才能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工作,进而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假如没有做好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不熟悉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资料不齐全,就难以准确的分析地下瓦斯的分布情况和含量,最终导致重大损失。所以,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对预防瓦斯有着重要作用。
        3.2 地质勘探工作防止煤矿顶板施工事故
        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顶板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影响顶板事故的发生的原因较多。例如机械设备比较落后、工人技术水平不高,开采条件较为恶劣艰难,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等。其中,造成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因为不了解地质条件,有的土质较为松散,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对其进行轰炸就会造成断层现象,进而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探,就能够明确的掌握地质情况,也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可能会发生断层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质勘探工作在顶板事故方面也有起着重要作用。
        3.3 地质勘探工作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地下蕴藏的矿井水不但增加了煤矿施工难度,也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地质隐患之一。我国东部地区有的地质岩板岩相对比较稀薄,然而却蕴藏了大量的地下水,稀薄的板岩无法承受地下水的冲击,同时地层受到来之地质构造的作用力,就会引发水灾出现。水灾事故经常是突然发生,危害比较严重,它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矿井带来重大灾难。要想防治这种事故,不但需要增强对防排水设备,配套设施这些硬件的认识,更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地下勘探技术能够提前了解地下矿井水分布情况和含量,就能对于水患的发生有一个大体的掌握,进而减少突发水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开采工作难度,把危害程度降到最小。
        3.4 避免因为不合理设计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煤矿开采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施工。而这些施工标准和方案正是根据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得资料和研究结果来设计的。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对一个区域的煤(岩)层产状,结构、性质、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等各方面矿井地质资料准确掌握,设计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这种科学合理、完善准确的设计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它是快捷、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假如设计本身参照的原始资料不完整、不准确,就会导致安全生产系数降低。
        3.5 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运用的范围较广,它不单单局限在煤矿勘探和开采当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地质勘探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了煤矿地质勘探工作的速度以及精准度,使危险系数不断减少,这就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较为迫切,煤矿资源属于重要的能源,对于这方面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对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和竞争力都非常重要。因此,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能够为煤矿开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在国民的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煤矿开采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先进.煤矿地质勘探现状及勘探技术的分析[J].冶金与材料,2017,37(02):80-81.
        [2]闫民民.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分析[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8(03):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