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荣
江苏爱学派课外教育培训中心 226200
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英语教改的不断推进,一个新的名词开始被重视“核心素养”,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现在对于其中的培养已成为成为各门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英语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情况下,它在教育事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摒弃传统教育理念,解放学生思想,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思想品质,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现今社会发展成熟化,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而具备正确三观,良好素养则是基本要求。小学作为教育基石,教育水平要求较高,对于小学生们的基础学科--英语,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其中涵盖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思维品质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正误分析判断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的对事物的认知、人际交往策略以及情感情绪感知体验。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基础表达、语言技能等。文化品格则是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吸取西方国家的文化精华,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接受文化多样性,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以及。所以,小学的英语教学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具有生活化特点,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利用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食物的图片,例如,rice,cheese,chicken,fish,fast food等,让学生根据生活小常识来辨别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是对健康有害的,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最后,教师可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给学生播放一段相关英语对话,组织学生进行两两对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传统英语课堂中提高成绩是首要目标,长此以往老师和家长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它决定着第二语言掌握的程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层次性,丰富了教学形式,进而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自主探索学习知识。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爱玩是学生的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讲解“过去式”,学生在了解过去式的基本用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从而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习惯了老师布置任务,完成课堂要求,缺乏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的获取知识。学生要找到这个契机,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有一个概念叫“自适应学习”,意思就是学习中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场所,通过学习者自身在学习中发现总结,最终形成理论并能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趣味形式更适合于小学的英语学习。在课堂最后环节,教师可以进行游戏教学:教师准备一组卡片,以击鼓传花的形式选出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背对黑板,当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卡片时,台下学生一起读出单词,台上的学生马上做出相应动作,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考验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再比如,在学习“housework”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并向学生提问:“平时在家里都帮妈妈分担哪些家务呢?”如此一来,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文化差异巨大、文化背景的不同的情况下会造成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模式不同。在学生学英语时,必不可免的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从而出现语言表达差异。所以现在在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中,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已成必要课程。只有学生们了解学习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不同,并且可以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达到国际间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先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特点,体验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引发学生的好奇。而后在教学生们学习英语,促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西方的优秀文化历史,从而丰富自身的内涵。“表达”是语言学习的必经手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去交流,将语言带出课堂,辐射到校园的生活,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淑娟.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青海教育,2016(9):34.?
[2]董春艳.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7).?
[3]高玉杰.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6(2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