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作为国家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技术能够助力企业有效进行需求侧管理,满足了人们对新能源电力的长期需求。储能技术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方向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质量管理和电压补偿等至关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有效保证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
1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相关部门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能源发电,这其中储能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新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社会各界对电力资源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储能技术发电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可再生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电污染和材料浪费的问题,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柱。我国的储能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明显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储能技术的发展阶段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储能技术的总体布局已拥有了了商业化发展的长期走势,这得益于我国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储能技术研究企业人员的通力合作。在近几年里,储能技术将成为我国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我国的能源发展和模式和世界的能源制造格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
2.1分析电化学储能的应用
对于化学储能来说,通过和一些其他的储能设备来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着比较良好的机动性,与此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相对比较好的反应速度,自身的能力也比较高,因此在多数的化学装置中,都能得到相对比较好的应用,通过对领域中的化学技术进行重点的分析和研究,对锂电池以及铅炭电磁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能够对其化学储能的应用水平进行持续的提高,当前在我国的化学储能过程中所占据的比例不是很高,多数技术依然从国外部分公司进行垄断的,因此通过对锂电池的成本进行相应的降低,可以全面提高化学储能之中的商业潜力,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分析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于太阳能的系统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光伏系统;二是为光热系统。对于这两个系统来说,可以将其太阳能的辐射直接转变成为电能。然而对于管热技术,要将其太阳能转变成为发热源,通过进行供冷以及制热对其光热发电做出相应的开展,因此在供暖以及加工发电和制热对于光热发电等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化学染料在发电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节太阳能,保证其不管在时间上或者是在空间上,都可以更好地实现相互平衡,并且更好地保证长期和短期的整体应用水平得到持续的提升。但是对于这种方式来说,不能够对其用户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满足,然而要通过间接性方式进行供电,这样便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自身的实际需要,因场地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地进行应用,保证电力企业自身的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持续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为人们提供出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2.3分析不同场所下的储能系统应用分析
通过对不同场所的供电要进行相互结合,这时要对不同的储能系统进行相应的应用分析,比如在电力调频调压系统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合理地选择,由于电力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要对其功率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地调节,在此之后,还要对其长期和短期的电池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应急供电的情况进行实现,要将其蓄电池以及变流器结合到一起,在对质量进行持续优化的基础上还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和持续的优化以及升级,通过采取这种措施,能够更好地实现不间断的供电需要,对于电力企业自身持续稳定的发展存在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奠定出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日后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电力企业自身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出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3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完善系统组成结构
优化和完善储能系统组成结构对于实现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具有促进作用。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中,工作人员在应用储能技术进行电力能源转化时,要全面检查电力系统和储能系统内部结构,严格检查储能系统的配电装置,确保新能源转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在风能、太阳能、电磁能转化电力能源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把握各个系统电流流动要求,改善系统组成结构,以此实现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发挥储能系统电流控制作用。同时,对于新能源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源,储能系统能够发挥储存功能,对多余的能源进行储存处理,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促进储能技术创新发展。
3.2实现储能优化配置
储能技术合理运用到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促进能源储存转化,满足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发挥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源储存转化方面的应用作用,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在应用储能技术进行能源转化时,应注意能源转化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有足够的电力能源可用。优化储能资源配置,要求工作人员设计科学的储能方案和电力系统,充分考虑到能源储存转化的成本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能源,实现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领域的应用价值。
3.3强化系统控制功能
储能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对于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在运用储能技术进行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源储存和转化工作时,为了促使储能技术达到最佳应用效果,需要结合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强化储能系统控制功能,尤其对电力系统内部功率较大的电流进行控制,通过对系统内部电流的有效控制,降低能源消耗量,实现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目的。工作人员强化储能系统的控制功能,除了控制系统内部电流变动情况,还可以通过控制储能系统内部装置,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智能化的优势,控制电力系统的电流变动,加强对能源转化的有效控制,促进储能系统控制自动化,促使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转化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4结束语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中,分析不同储能技术的应用特点,掌握储能技术的核心要素,将储能技术合理运用于新能源风能系统、太阳能系统中,通过完善电力系统内部组成结构,严格控制系统消耗能源使用量,发挥储能优化配置作用,实现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提高电力能源转化率和利用率,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推动电力储能技术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强,郝嘉诚,赵娜,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需求、储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8,37(2):68-75.
[2]欧阳羿,杨杰.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路径及实践[J].中国能源,2017,39(2):38-43.
[3]马建新.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244.
[4]段金辉.微电网储能系统规划与运行决策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5]宋丽,陈永明.现代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