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王洪英
[导读]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耳石症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对于患过耳石症的人来说这却是个永

        王洪英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99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耳石症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对于患过耳石症的人来说这却是个永远不会忘记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种疾病的发病和石头有关。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耳石症的发病并非是耳朵中进了石头,而是因为耳石脱落造成的。那这时就又会有人猜测,耳石难道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吗?其实这二者毫无关系。老百姓通常讲的耳屎,学名叫做耵聍,是存在于外耳道的一种物质,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耳石”是存在于内耳的一种物质,二者并无关联。那么耳石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一、什么是耳石症?耳石存在于何处?
人类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呢?又是如何感受三维世界的呢?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也许很多人会说,人类的支配中心是大脑,那么答案一定是大脑。但其实,人类之所以能够保持平衡、大脑之所以能够支配人类的姿势体态、人类之所以能够感受到三维世界,内耳系统功不可没。打个比方,如果大脑是人类保持平衡的“司令官”,那么内耳系统就一定是其中的“军师”。内耳系统中的半规管是保持平衡的决定性器官。非常有意思的是半规管就如同管路一样,可以细分为三个互相垂直并均呈弯曲状的“管路”,因此人类可以感受到三个维度。
        由半规管再向内部深入,就到了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耳石器官”,包括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和球囊的内膜可以产生一种碳酸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就被称为“耳石”。虽然前文强调了耳石并非石头,但它确实也是一种坚硬的物质,这也就是它叫这个名字的原因。通常情况下,“耳石”还是很听话的,忠于职守不会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耳石发生了脱落,从“耳石器官”中脱离出来,来到了半规管内,干扰了平衡。这就很像我们端着一盆水走路,好不容易保持住平衡不让盆中的水洒出来,可这时突然掉进来一个物体,使得盆中的水发生波动,最终无法保持之前的平衡了。再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大家小时候一定玩过一种滚石迷宫的游戏——需要我们不断晃动小盒子使得盒子中的小球左右上下移动通过迷宫,而“耳石”就相当于这个小球,它在迷宫中来回转动的过程就相当于耳石来回游离的过程,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是相当不舒适的。耳石脱落游离导致眩晕失衡的疾病就被称为耳石症,耳石症的学名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二、耳石症严重吗?
        较早之前,耳石症的诊断远没有现在这么准确。由于很多人都以为这种眩晕和血压或是神经系统、颈椎间盘突出相关,经常是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来回就诊多次都无法定论,而这期间患者是在饱尝着耳石症带来的痛苦。近几年,对于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日趋完善,并且人们对于耳石症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耳石症的发生非常突然,有些人常常是在起床的那一刻突然感到头晕异常,身边的事物都在旋转。

一些患过耳石症的患者回忆这一过程好像坐在一个球上,根本坐不住,一下子就轱辘着倒下;不敢睁眼睛,一睁眼睛就觉得床头柜都转到了房顶上,闭上眼睛什么都不看还能稍微好一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痛苦异常。很多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根本无法移动无法来医院就诊,只能等症状有所缓解时才能由家人陪同来医院诊治。耳石症的发病在性别和年龄上都表现出很大差异,通常中老年女性更易发病。
        但所幸,目前耳石症有着很明确和有效的治疗方式,那就是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其实就是通过患者体位的变换,让“耳石”变换位置,解决它对平衡系统的干扰。但有时并不是一次手法复位就可以彻底治疗耳石症的,可能需要调整多次才能达目的;并且手法复位是专业手法,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来做;再者,手法复位后可能不会一下子就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之后仍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
三、耳石症的护理要点
(一)手法复位前的护理要点
        1.如前文所讲,耳石症会为患者带来极度不适,并且这些不适通常并不短暂。另外很多人并不能判断出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眩晕,大部分人会怀疑是血压升高引起的。因此患者会处于恐惧和焦躁的情绪中,这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很大一部分的耳石症都是在家中发病、在门诊就诊,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在住院期间发病的,这就要求门诊以及病房的护理人员耐心疏导,缓解患者焦躁情绪。其实这其中是有很多小技巧的,例如为患者讲解一些病友的经历从而普及耳石症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这是一个很高发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念,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并且通过手法复位前的交流,还可以询问患者有无手法复位的禁忌症、疾病的发作规律、症状等等,让交流更高效。
        2.耳石症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这时应该警惕患者有窒息的风险。如果患者处于平卧位,应该协助患者略微侧身或侧头,注意不能偏向患侧或眩晕更加严重的一侧,但由于轻微体位变动也可能引起症状加重,因此一定要在充分的交流以及心理建设后再协助患者,切忌动作的粗鲁和突然。
(二)手法复位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由于耳石症的眩晕和眼球的震颤有关,因此在手法复位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眼球震颤的方向和频率。床旁备好血压计、吸氧装置、血糖仪等,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情况。另外,手法复位的过程中需要患者跟随医生变换体位,为了缓解紧张和不适,可以请一位家属陪伴患者,或护理人员陪伴旁边以安抚患者。
(三)手法复位后的护理要点
        复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首先,复位后患者需要采取被迫体位——头直略前倾的姿势静坐约2-3分钟,这期间护理人员应陪护在患者床旁,保证患者的安全并督促患者保持此体位。这之后仍需抬高患者床头45°,保持48小时,期间可以使用颈围领作为颈部托力,这时护理人员需要主要观察患者的体位是否正确、呼吸情况以及颈部皮肤情况。必要时可以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72小时后可嘱患者尝试患侧卧位。其次,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恢复过程中需要低盐饮食,以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核的水肿。再者,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评估,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要求患者下床活动时必须有家属陪同,床上活动时拉起床栏保障安全。避免大幅度和剧烈快速的头部活动,避免跑跳,以免耳石症复发。
        综上,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并且治疗方法也并不难。但切记,一定不能自行诊治,需要有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并使用手法复位的方法来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