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 杨林安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杨林安
[导读]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等。
        陕西锦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等。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全面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项目的有序展开。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作用
        1.1、实现建筑企业目标
        房屋建筑工程开始施工前,就应该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来分析施工时的工作环境,资金是否充足以及相关物料是否齐全,结合这些拟定出相关的施工方案。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施工操作技术符合标准,并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建筑的质量。
        1.2、实现经济效益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施工时每个步骤都要做到细致管理,如果操作技术不到位就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经济上损失。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工,建筑工程的管理相对复杂包括对材料进行管理以及工程进度管理,所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时的现场管理,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提升房屋建筑企业利润。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配料的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在水泥进场前,要对水泥的数量、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如果水泥的出厂时间已经多于三个月,则要对其进行重新检验,将其标号确定出来。粗骨料一般选用卵石或者碎石,要尽可能选择级配比较好的石子,这样的石子空隙率会比较小,总表面积也比较小,可以少用水泥。细骨料的平均粒径应在0.25-0.5之间,有人工砂和天然砂之分。拌合混凝土时所应用的水一般为饮用水,如果采用其他的水源,则必须要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外加剂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混凝土性能,使工程进度得以加快,并节约部分水泥,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
        (2)混凝土的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投料顺序,可以选用一次投料法,也可以选用二次投料法。前者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即将细骨料、粗骨料、水泥和水一次投入料斗中搅拌,这种方法最简单,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同时,还要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
        (3)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量,维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分层、离析、漏浆等情况。运输过程中要选择短直、平坦的线路,并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在泵送前,要先用采用部分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土从卸料、运输到泵送结束,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不能超过1.5小时。如果是在夏季,还应缩短时间。
        (4)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将地面清理干净,并做好相关的防水、排水措施。如果地面太过干燥,则应先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时,要将下料口与所浇混凝土表面高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内。在超过2米的情况下,应采用串桶或者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以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位移,最大厚度不能大于50厘米。
        2.2、地基工程技术
        在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地基加固采取的是深层搅拌的办法,大量的实践操作证明,深层搅拌法对于房屋建筑的地基加固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效,从而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沉降方面的问题。利用水泥还有石灰等物质同地基里面的软粘土进行一定的搅拌,经过有效的手段将土质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


        2.3、钢结构施工技术
        (1)钢结构节点的设计。在对钢结构的节点进行设计时,要根据每个节点的特征,利用制图软件将其绘制出来。然后,要对节点的平面、剖面和立面进行制图放样,并保持绘制出的图形与钢结构节点的一致性。再通过钢结构计算软件,将钢结构中每个构建能够承受的压力大小计算出来。当构建或者节点比较复杂时,需要通过CAD软件将其放大,以便创建出钢结构节点库。
        (2)制作钢结构构件。在制作钢结构构件时,一般需要将每节钢柱分成3段,要先制作好钢结构构件,再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对钢结构构件加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控制好构件的加工质量。
        (3)钢结构的安装。在将钢结构构件加工好以后,就要对其进行安装。安装前要对构件质量进行复验,如果发现有钢结构出现变形现象,要及时将其纠正好。在安装过程中,要先在钢套板上用螺母将地脚螺固定好,再将脚螺栓与固定钢筋焊接起来。焊接完成以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完成钢结构的安装。
        2.4、防渗漏方面的技术
        首先是对于房屋建筑外墙的防渗漏的处理。建筑外墙属于工程的外围结构,处理好建筑外墙的防渗漏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效处理好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工作属于施工阶段特别关键的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外墙发生渗漏的因素相对较多,该些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建筑所在地的降水量较大,大量降水给房屋建筑的外墙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外墙产生了渗漏的情况。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施工的具体条件对房屋建筑的外墙做好防渗漏措施。其次是房屋内部的防渗漏处理。在对房屋内部展开防渗漏处理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每一种防渗漏技能措施,同时对房屋墙面展开有效的清洁,处理好屋内墙壁的保温工作,把砂浆在房屋的墙面上进行有效的涂抹,从而有效提高屋面的贴合度,以此保障房屋墙面的密封程度。
        3、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3.1、展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宣传教育
        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各个房屋建筑工程现场中,由于多数的施工工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的房屋建筑工程培训,在施工现场中表现出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要求能够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安施工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由此可以避免因为施工方赶进度而带来的施工隐患。通过定时定期展开房屋建筑最新的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并且对施工人员展开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工人的年底奖金发放机制中,从根本上激励施工人员主动展开安全教育选择,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材料的知识的学习。
        3.2、建立健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
        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的权责展开明确规定。如,在现场施工中必须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施工建设。若是需要进行设计更改,则需要填写设计变更申请,经由监理方、建设方和设计方的同意后才能够改变设计建设要求。还要求能够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施工进度、施工现场造价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多种施工技术,这些施工技术有与之相对应的技术问题。因此必须能够改变既有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认知,针对施工现场常见的技术问题、管理困境,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通过强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进步,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贵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其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 2016(06):118-119.
        [2]胡雷业.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