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很多人身体出现不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就医明确自己是否冠心病,甚至直接做冠脉造影来确定。那么,通过CTA检查,冠脉造影无异常是否不会得冠心病吗?
1.什么是冠心病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了解冠心病。我们把心脏比喻成地球上的土壤,冠状动脉比喻成浇灌土壤的河流,冠心病就如浇灌土壤的河流被堵塞,河流无法正常流动,土壤得不到浇灌,导致心脏这篇土壤枯萎死。
冠心病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因为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脏病, 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的范围较广,包括栓塞、炎症等导致的管腔闭塞或狭窄。冠心病通常分为五类,分别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5种类型。临床中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2.什么是CTA
CT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手段,检查之前会向身体注射阴影剂,通过CT检查形成血管成像,并在电脑上观察成像效果。多用于CTA检查项目有脑血管及心血管等。
CTA血管成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三维方式显示血管系统,可以取代部分DSA检查。CTA检查对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检查依据。可提前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随着放射学的发展,血管造影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诊断方法。
CTA在介入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血管造影在心脏部位、头部、及肿瘤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CTA在紧急情况下,可为急诊提供评估。
CTA在专用计算机工作下对心脏进行断层扫描,扫描结果呈三维影像。CTA在静脉内注入特殊的燃料,代替导管导入血管,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扫描仪与心电图仪进行同步工作,对心脏进行静止拍摄。扫描仪在几秒内进行快速拍摄并合并影像,生成心脏动脉视图。
3.CTA检查无异常就不会得冠心病了吗?
在临床接诊一位60多岁的患者,近期做过冠状动脉的64层CTA的检查,检查结果冠状动脉没有发现钙化症状或狭窄。
有人说,十年内我都不会得冠心病了,真的是这样吗?
CTA这种检查手段一般是可以排查冠心病的,但是,CTA并不是所有的血管病变都可以排查,比如较小的血管病变通过CTA检查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候需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心电图等综合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一些患者如果出现心绞痛以及伴有胸痛,通过这些检查是可以排查冠心病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要经过胸透排除胸膜炎的可能。冠脉CTA需要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经过螺旋CT进行扫描,计算机对影响进行处理后得出冠脉成像的检测方法。成像可以观察到血管钙化情况及是否存在血管狭窄。
国外对常规冠脉造影和64层冠状动脉CTA通过实验比较,结果显示64层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超过85%)度较高,可检测管径大于1.5毫米的血管,并且狭窄病变程度超过50%,特异性表现不超过9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CTA 检测冠状动脉特异性较低,但是敏感性很高,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结果是阴性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64层冠状动脉CTA不能检测血流速度,如果血流速度过慢,CTA又没有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则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
六十多岁属于冠心病高发年龄段,无论男性或是女性,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自身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运动较少等因素。尽管现在没有发现血管狭窄,但如果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在数年内还是有冠心病的可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Blanksteim博士曾经指出,CTA最为关键的一个属性是,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在血管内发现板块或狭窄的信号,就可以确定患者并未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并且未来发生心脏类疾病的几率较低。另外,如果在心脏造影中发现血管内有大范围的板块,这时候就需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并从中获益。并且,做过CTA检查后,基本不需要做其它仪器的检查。CTA不适合过度肥胖的患者接受检查,因为灵敏度降低,其它检查更为合适。并且已经接受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不能接受CTA检测,因为检测效果会降低。另外,在未知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年龄低于70岁,CTA是一个安全准确的检查方式。
患者对CTA的选择与评价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CTA检查属于无创性,心电图、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超生等功能学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对二者的最终评价并无定论。直到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CTA检查功能对比,由此可见,国际对CTA的检测功效一直很重视。
结语
CTA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对冠状动脉检查准确程度高达99%。一些患有严重血管狭窄的患者,可通过造影检查进行介入治疗,也就说血管内“放支架”。临床上还是需要进行冠心病的排查,通过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选择冠脉CTA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