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培养解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官艳
[导读]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语文必不可少,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官艳
        长沙市开福区汉回小学 湖南 长沙 410153
        摘要: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语文必不可少,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良好的文学素养应从小学抓起,因为小学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只有在小学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学生日后文学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本文主要阐述了培养小学文学素养的意义,并且对文学素养培养的相关方法做出了简要的分析,由衷地希望能对小学语文中文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文学素养
        1 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能为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提供思路和帮助,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素养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从小学就开始注重文学素质的培养恰好能够为学生日后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不仅有利于打破陈规,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变得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学会带着自己的主观思想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还能极大程度上地减少灌输式教育带来的弊端。通过崭然一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地减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对学习文学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用自己独有的解读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这不仅能让学生们在相互借鉴中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们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二,文学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们的写作,学生们通过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记录下美妙的句子,学会类似的精准表达,在提高了自己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够让自己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从小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能让学生能从小就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通过在日后的学习中的日积月累,量变产生了质变,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会大幅度地减少学生在写作中凑字数的行为以及提升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这让他们能够在写作时运用自己所积累的文学知识,对文章先进行一定的构思,列出提纲然后再开始写作,运用自己平时在阅读时摘抄和积累下来的词汇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加工修饰,使得文章充满活力,如果学生能够记下一些名人名言,能在写作中熟练引用,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文效果。
        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而小学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就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不是让学生多读几本书,学校多建几个图书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仅是在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上,还在于能够通过文学素养培养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免受于外界的干扰。保护好学生原本美丽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世界上原本就存在美丑善恶,要教他们学会辨别,从而能让小学生原本质朴的内心免受于那些落后腐朽的思想和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远离充满负能量的人和事,为自己光明的未来打好基础。
        2 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第一,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做好教材与教学的结合,由此可充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课文和诗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这些诗文,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熏陶,由此能够将教材的文学价值最大化。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懂得在教学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适当的时机突出这一点,既能提高课堂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能利用这些关键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提升。例如小学课文中《悯农》这首诗,老师可以先将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自主讨论,最后得出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学生懂得这首诗的所要表达思想感情后,可以对诗的主题有适当拓展,引导学生从诗中看到现实,让学生们懂得农民的辛苦,教学生们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粮食,对他们传达“提倡节约,杜绝浪费”的思想,鼓励学生热爱劳动,从而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上好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第二,教师要注意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师要学会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不能让学生的视野只局限于学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语文学科向来是所有学科中学习压力最小,学习氛围最轻松的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天气情况适宜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感受春天的最好方式不是在课本里,而是真正的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切身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在春游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写一篇春游观后感写下对春天最真实的感受,然后进行全班评比,选出感受写得最为生动的一篇文章作为范文,让大家相互学习。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去深入感受课文中写春天的课文。比如教材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村居》,要求学生对诗中写景的字或词进行总结和说明,最后加入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对诗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春天有属于自己的思考。
        第三,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多接触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感受写作风格的差异带来的文学冲击,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文学著作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感受文学魅力的过程中爱上阅读,这对于学生从小的文学素质的培养是有着极大帮助的。例如文学巨匠巴金的著作《鸟的天堂》,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解作者巴金的人物背景,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对作品的主题有一个相对概括性的展开,由此能够激起学生们很大的阅读兴趣,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们去阅读相关文学作品。
        第四,文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作文训练,因为学生文学素养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就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上。所以,学生作文的强化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多多积累好词好句并摘抄下来,鼓励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词汇来润色自己的作文,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从而能最大幅度地将学生自己的文学素养表现出来。此外,对于原本文学素养就比较高的同学,老师应对他们加以鼓励,教会他们批改自己的文章,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作文中学习到闪光之处和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增强学生的自我批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对于其他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悉心引导,让他们懂得写作文的重要性,不能厌恶写作,要学会热爱写作,热爱阅读,给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灵活运用教材,要让学生学会课文里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这是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最为重要的要求和教学核心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对待态度要一视同仁,不能够过早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多思考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他们是一个团体,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能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为学生文化素质从小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J].吉林教育,2020(09):51.
        [2]巩智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04):65.
        [3]赵文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91.
        [4]李冰.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