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侯雯
[导读] 自学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侯雯
        新疆奎屯市第三小学833200
        【摘要】自学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产生着积极的作用。语文作为三大学科之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应该掌握自学能力,借此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策略
        【正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因为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中位置是不能替代的,自学能力也是众多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总说,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正如此,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需要从小培养更为有效,也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课本内容变得也越来越深奥,小学语文课本的知识点和内容不断创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增高,因此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需要从小学就重视,加以培养。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道路中更加轻松快乐,甚至对未来的工作道路都会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语文自学习惯
        2.1、布置预习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语文预习内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提前预习都会对学生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培养出学生的自学习惯,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因为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完全自主的状态,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查询资料、寻找知识点对语文课本进行初步学习,在每节语文课之前,教师都留下语文预习内容,让学生坚持认真完成,久而久之,自然会培养出学生的自学习惯。
        2.2、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学习是学生们集思广益的学习模式,小组学习是同学之前交换自己真实想法的有效方式,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加的放松真实,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出自己对语文课本知识的想法或者困难,在进行讨论得出更准确的知识,在小组讨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容易的受到其他学生的启发,得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渐培养自我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
        3.1、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的基础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语文,才会在学习中培养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语文,才会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培养经验,找到学习方法增加自信心,对语文学习产生欲望,就像对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一样产生兴趣之后,自己便会抓紧一切时间自主的去做这件事情。对于提高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中,教师在上这节课之前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教师讲述了传说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在讲述相关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学生因为自己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本课内容,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困难,也产生很多的乐趣,通过询问教师解决困难,得到了自我学习的成就感。在整个自我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积极性,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3.2、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现阶段的学习状况,普遍是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说什么,学生跟着做什么,语文作为一个语言文字较多的学科,学生更难找到学习的方法,因此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十分重要。在语文课堂上变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方法很多,其中让学生体验讲课的教学方式最为有效,教师留出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怎么自己讲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学习语文课程,然后在课堂上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逐渐培养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提前告诉学生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本课知识,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查阅资料,询问教师问题。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教师的职位,讲述给学生们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问题所在,补充未讲到的知识点。在整节课中  教师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效果十分好,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积极性也提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自学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3.3、鼓励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竞争力的增加,教育者对学生成绩更加的重视,总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竞争力的激烈,考学的困难,却忽视了学生的心态,在教师这样的长时间贯彻下,学生难免产生恐惧,失去一些信心。在语文学科上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鼓励学生,适当的奖励优秀的学生,适当的压力,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拥有自信心后,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更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束语】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到来的形势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主动性人才的需要逐渐增加,对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语文又是三大学科之一,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对综合成绩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春芳.培养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10):23-24.
        [2]高松林.浅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考试周刊,2020(79):27-28.
        [3]杨占库.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9):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