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实施管理策略 张扬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扬
[导读] 摘要:实行科学的分包合同管理工作,是推动现代工程事业的关键,建筑部门应秉承客观的原则择优选择分包队伍。
        身份证号码:13028319871214xxxx
        摘要:实行科学的分包合同管理工作,是推动现代工程事业的关键,建筑部门应秉承客观的原则择优选择分包队伍。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需要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加强责任的履行,更要依托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形成系统、科学、实用的标准和制度体系,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再上台阶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所提出的要求不断提升,各个建筑企业想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需要将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工程分包是现代社会资源合理化应用的一种常用手段,除了确保劳动力专业化发展之外,劳动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帮助企业在竞争市场之中获得更大优势。除此之外,各个企业也要做到扬长避短,规避分包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实现分包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强化。
        1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基本内容
        1.1分包方与施工范围
        分包方以合同约定为基本指导,严格做好相关施工作业,在总承包划分范围之内,多个分包方之间需要积极协商,准确划定分包责任界限,为建筑工程各环节有序推进提供条件。
        1.2分包合同条款的洽谈
        创建分包合同的重要前提在于分包合同条款的洽谈工作,这一环节要求洽谈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要足够良好,且要准确掌握市场行情,用合理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可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负面影响。
        1.3签订分包合同
        多方洽谈分包合同且达成一致后,便可签订合同,这一环节对管理企业提出较高要求,需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建筑项目的实际特点,向内部各部门征集意见,精准把控项目风险,最终得到合理的分包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写合同时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运用措辞,避免语句歧义,以免在后续履行环节出现矛盾。
        1.4履行管理
        在达成共同且签订分包合同后,相关参与者便要承担起责任,监督日常工作情况,重点关注合同变更事项,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工作。
        2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基本内容
        2.1分包方与施工范围。实行科学的分包合同管理工作,是推动现代工程事业的关键,建筑部门应秉承客观的原则挑选分包队伍。分包方以合同约定为基本指导,严格做好相关施工作业,在总承包划分范围之内,多个分包方之间需要积极协商,准确划定分包责任界限,为建筑工程各环节有序推进提供条件。2.2分包合同条款的洽谈。创建分包合同的重要前提在于分包合同条款的洽谈工作,这一环节要求洽谈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方面都要足够良好,且要准确掌握市场行情,用合理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可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负面影响[1]。2.3签订分包合同。多方洽谈分包合同且达成一致后,便可签订合同,这一环节对管理企业提出较高要求,需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建筑项目的实际特点,向内部各部门征集意见,精准把控项目风险,最终得到合理的分包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写合同时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运用措辞,避免语句歧义,以免在后续履行环节出现矛盾。2.4履行管理。

在达成共同且签订分包合同后,相关参与者便要承担起责任,监督日常工作情况,重点关注合同变更事项,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工作。
        3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现存问题
        3.1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管理不重视。相关人员对于招投标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从建设工程的角度考虑,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可将招投标视为合同谈判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可以确定相应条件以及具体的条款,中标且签订合同后,便随之产生了法律效力。因此,无论是承包方还是发包方都要端正态度,注重对合同签订各环节的管理,积极履行承诺与义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之间并不具备关联,从而出现合同内容明显偏离招投标文件的情况,致使后期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工程建设中的合同关系具体见图1。3.2分包合同的履行不到位基于建筑工程特性,分包合同的覆盖面较广,在签订环节应当兼顾各项工程因素,但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大量工程经验表明,尽管签订了分包合同,但部分建筑企业一味注重成本,在实际施工中并未完全遵循条款规定,施工作业并未依据合同工期展开,随之出现工期延误、施工品质欠佳等问题。此外,部分施工企业还会使用不达标的原材料,最终的施工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建筑整体无法满足工程设计要求。3.3法律意识淡薄,存在大量“阴阳合同”。从我国建筑工程大环境来看,在开展分包合同管理工作时普遍存在轻视法律的情况,分包人并不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以及完全行为能力,随之制约了分包合同的有效性。不仅于此,各类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都过度集中在总承办方。在此环境下,尽管分包合同合乎法律规定,但依然出现了分包行为违法的现象,并且完成分包合同的签订工作后,分包方的观念便发生了扭曲,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实际操作无法满足工程规范。“阴阳合同”是现代建筑工程领域尤为普遍的问题,尽管是相同的合同内容,却产生了2份存在差别的合同,即除了对外合同外,还存在一份对内合同[2]。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包方更具优势,从承包方的角度来看,为获得参与工程的机会通常会掩饰自身的不足,在分包合同的基础上还会衍生出一些附加条款,以便给自己创设更大空间。而对外分包合同则成为了应对上级检查的“门面工程”,内分包合同中增添的内容往往不合乎规定。3.4合同变更意识薄弱。建筑工程的体量相对较大,所需工期相对较长,涉及大量施工环节,在实际施工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变更现象。合同是基于工程图纸等基础内容创建而得,因此若某一工序存在异常,则会对其他工序造成影响,随之出现返工、退工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变更不仅与施工单位有关,还直接关联到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等多个工程主体,均需要针对实际变动情况创建全新计划。在此背景下,工程人员为避免变更工作带来的麻烦,通常不会做出合同变更行为,或是仅做出轻微变更,但在施工中却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大量施工内容被调整,与计划产生明显偏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项目管理内容和形式越来越成熟,同时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分包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多要求。站在大型总承包施工企业发展角度来说,除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之外,还要将技术和管理优势展示出来。为此,分包管理有效性展示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斌,成娟.我国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191-192.
        [2]熊志远,潘桂琴.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采购管理优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7):81-82.
        [3]胡青云,杨飞,谷莎莎,等.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8):66-68.
        [4]于洋.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J].门窗,2017(2):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