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前,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校园景观当中的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欣赏和美观为目的的雕塑、壁画、建筑等,而是更加注重使用主体体验感、归属感等感官提升的一种人文主义背景下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在一个特定环境当中,主体的需求也逐渐从对景观、作品的欣赏上转变为该环境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愉快、积极的心理感受。因此,只有具备了人性、包容、尊重、文化和交流等特征,能够体现出对该环境中使用对象的心理人文关怀,才能被称之为优秀、合理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关键词: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人文主义理论;人性化设计原则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繁荣和对环境认识的提高,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不断创新。极简主义艺术及其设计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简单、清晰和抽象的设计原则迅速传播于艺术设计中。尽管极简主义园林理念对景观设计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也有缺陷,需要更多地了解它在西方的发展特点及西方园林设计师如何将传统景观特征与满足现代人精神需要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景观理论。
1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
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公共空间,校园是一个供广大师生学习、生活乃至进行一些科研工作的场所,因此,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对教育事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某方面来讲,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与质量能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校的价值理念及教学追求。学校运营的核心目的在于实现教育价值和作用,因此,高校强化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水平则成为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塑造高校社会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和软实力,对学校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樱花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升人们对学校的认可与向往。
2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2.1雨水花园
一般为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凹绿地。通常用来汇集或者吸收屋顶和地面的雨水,并且通过绿地植物净化雨水,并将雨水渗入土壤中,补充地下水源。雨水花园一般建在地势平坦的低洼地带,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雨水径流的总量,防止内涝和雨水污染,其本身具有恢复生态效益,组建良好的景观形式的功能。在海绵校园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保证是在校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选址,明确校园内的竖向条件、景观特征、绿化面积、雨水组织形式和容纳量等条件,对雨水花园进行设计建设。其次是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由于雨水花园的蓄水能力是根据土壤的渗透性和植物的耐淹性来决定的,所以在选择植物和土壤时,要因地制宜考虑到校园的生物多样性。
2.2构建合适的绿化空间
在校园环境景观建设中,要将绿化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合理设计景观工程建设,才能获得最佳的绿化效果。要在景观规划设计时在理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环境中的特点,勇于打破传统的设计方法,可采取一定的非常规手法,打造个性鲜明的绿化空间。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应在开展校园规划及建设时预留出面积足够、场地合适的绿化空间,以备后续使用。另外,除了应重视规模化绿化空间的作用外,同时也不应忽视分散的绿地,这些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小型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绿化空间。但由于绿化空间较有限,应采取多层次的绿化方式,打造出立体效果。
2.3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规划应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设计校园公共艺术时,应从校园整体规划出发,根据绿化、湖泊、平地广场等不同场所环境的条件,以及校园师生学习、思考、休闲、娱乐、集会等诸多活动的需求,设计符合校园相应文化意境的公共艺术。此外,各公共艺术作品个体之间也可保持一定关联,可带来趣味性和校园整体环境的统一性。
在处理新老校区和不同地域校区的问题上,由于各教学、生活建筑群体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环境氛围的主要营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首先与校园建筑风格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不可使公共艺术孤立于校园环境之外。
2.4标志性人文景观
在校园景观艺术设计时需要划定出“圣地”,它是独特的存在,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处景观应该具有不会被旁边景观占据视觉的独特魅力,让人产生视觉冲击。“圣地”是有故事的场所,具有“场所精神”,时空如何转变,这个场所的记忆是不会随之发生改变的,它记忆了学校的印象永恒不变。这种特性在百年名校中极为常见,是一大特征。我国大学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及专业性大学。如四川美术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专业大学,它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具备自己的整体形象,提到它人们就会产生相关的图像化语言。还有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像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他们的专业方向丰富、全面,每个专业都人才济济,不过当人们听到这些综合性大学的时候会联想到某个较为突出的专业或者是某些特殊的经典等。例如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桃花岛”,在设计时就被保留下来了,经过精心设计,当学生漫步其中,会产生与世外喧嚣隔绝的感受,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国度相符,这也是新校区气质的体现:返璞归真。各个大学的景观艺术感受各不相同,如四川美术学院感受的是艺术气质,四川音乐学院感受到的是音乐的旋律,西南政法大学感受到的就是司法的严谨等。
2.5景观小品造型设计
1)体现形式美法则、寓意明确、造型新颖景观小品类似于处在环境设计的主体和人们视觉聚焦点的中心位置上,在比例大小、空间划分、色彩搭配、表现形式、情感传递等方面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过:“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简而言之,好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人们的智慧之上的,不美何谈设计呢? 它都是存在于周围的景观环境中,形式美法则正好让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不管是建筑还是景观小品以及其它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在美的基础上建立的设计,为了充分体现它所传达的艺术价值,必须造型新颖、设计独特、区别于其它的景观小品,然而好的小品设计则会使人倍感亲切。因此,在小品的造型设计上需考虑形式美法则,寓意明确,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景观小品,给人们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美。2)准确定位,大小适中景观小品在空间有大有小的环境形态中塑造而成,因此它的比例需要与人们的审美相互协调,在空间中制造出符合人体审美标准的景观小品。为了使人与自然更好的融入其中,景观小品的造型设计也为此做出了很多牺牲,将由原来古老的传统样式模仿逐渐发展为造型的独立设计,充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享受。它的具体大小在学术界来说没有划定的界限,也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但成型后的造型却是非常受人们所关注的。所以,景观小品总是要推陈出新、不断改变固有的形态,才能创造出更美的造型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结语
校园在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首先要把握住地域文化特征的大方向,然后再融入学校的历史文化,并根据时代特点予以创新和延伸,同时还需要注意景观设置是否和周边环境相匹配。因此,从上述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景观还需要活用一些其他的文化营造手法,结合此类文化营造手法,不仅可以提高观赏性,而且还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对校园建筑内外的人文景观的丰富与校内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增加,能够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人文关怀的设计气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艺萍.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6):159-160.
[2]王芳,孟梅林.高校校园空间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5):145-147.
[3]罗帆,毛铁.公共艺术设计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4):114-115.
[4]胡喜红.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户外教学实践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8(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