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2119861013XXXX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属于利国利民的项目,需要充分关注施工技术要点,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紧等特点,施工难度相对更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入手,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1水利工程中的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在坝体填筑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坝面流水作业进行科学的划分,明确工作路段和作业方向,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实现坝体建筑施工技术的多样化。坝体建筑施工技术中进行坝体流水作业面划分时,要结合碾压机的具体运行,对坝体建筑程序进行科学的划分,并控制好机械压实,考虑到各种影响情况,进行施工流程和顺序的优化,使其能够符合水利工程的要求,防止发生安全质量问题。
1.2锚固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中,边坡加固施工主要通过锚固技术来完成。锚固技术主要分为锚索和锚杆两种,该技术能够在不破坏岩体的前提下,高效灵活地进行边坡施工,具有抗干扰性较强、可靠性较高的优势。在预应力锚索应用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范流程开展锚固技术施工。一般来说,预应力锚索包括内锚头、外锚头和锚索体这三个结构。其中,内锚头由浆纱和水泥浆等多种胶结料制作而成;外锚头是通过后张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而成,在实际的后张法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一次性水泥浆灌注,并确保张拉受力的均匀分布,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保障锚固加固施工技术的效果。在预应力锚杆应用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规格的锚杆,主要是对锚杆的孔径和孔距进行选择。在实际锚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将两排锚杆组成一定的夹角,形成边坡加固的状态,再利用相应等级的钢筋提升锚杆的预应力,提升边坡的加固效果。在应用边坡锚固技术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从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入手,明确锚固技术的应用要求和应用要点。本文将以某水利水电工程为例,分析其边坡施工中的锚固技术要点。在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之前,施工人员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坝体制定锚杆的稳定性标准,使基础稳定与上部结构保持一致,并根据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佳锚固角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锚杆数量级的锚固荷载。
1.3灌浆技术要点
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为了更深入研究灌浆技术要点,本文以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研究灌浆技术。某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不但存在特大漏水通道,还存在较大孔洞,可以起到控制水流的作用,为了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选择灌浆技术处理工程堤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先制备一定量的稠水泥浆,用于填补洞口,在采用粗砂粒冲灌洞口,要注意控制冲灌顺序,先使用小粒径的粗砂粒,在使用大粒径的粗砂粒,多次冲灌洞口,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灌浆效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改变冲灌方式,使用浓浆作为冲灌材料,在完成浓浆级配粒料以后,多次冲灌洞口,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准备稠度更高的浆液,将浆液缓慢灌入洞口内部,在管满整个孔洞以后,在安装以往的方法反复冲灌,完成灌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级配料作为冲灌材料,由多种不同粒径材料混合制成,主要包括土、砂石、砾石等材料,这些混合料的粒径有所不同,在混合到一起以后,可以形成过滤装置,在灌入孔洞以后,可以组成一个“架桥”,起到堵塞孔洞的效果,避免孔洞被水流冲刷。
1.4抗滑结构施工
混凝土抗滑结构包含混凝土抗滑桩、沉井等方式。其中,抗滑桩的应用范围较大,当滑动面的倾角较小,则治理效果良好。抗滑桩间距、平面位置、排距等和滑体的含水情况、密实度、滑坡推力等相关。当抗滑桩开挖到3-4米时,需要在井壁上喷30-40厘米混凝土,并对情况良好的井壁通过喷锚挂网、打锚杆的方式完成支护;混凝土沉井属于框架结构,需要分分部进行施工。沉井在工程中具有抗滑桩的功能,同时相当于挡土墙,在设计时主要结合基坑施工条件、受力情况、场地布置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方式包含沉井制作、平整场地、沉井下沉和填心等工序。下沉需要借助人力开挖,按照“先挖中间、后挖四边”的方式进行,当沉井就位后,应首先清洁基面,设置直径为25毫米锚杆,间距2米,深度3.5米,其次浇筑强度C15混凝土进行封底,最后在填心工序中采用100号毛石混凝土结束施工。
1.5支护技术
目前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的支护技术主要是指喷锚支护技术。喷锚支护技术主要是利用钢筋锚杆、构建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喷射等施工工序,实现隧洞围岩的支护,避免隧洞倒塌。具体支护技术要点如下: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打好的钻孔中灌注砂浆,将锚杆插入砂浆中;其次,将岩浆注入其中,形成钢筋的锚杆支护网;最后是混凝土喷射施工,在混凝土喷射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硬结或者过早凝固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与建筑混凝土养护方式一致,主要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或者土工布,并进行洒水处理。在初浇的一到两个小时内,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状况明确洒水的次数,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操作需要维持一到两周,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提高隧洞的支护效果。
2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制度规范,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依据,也是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对水利施工工程来说,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现场具体的施工情况,将各项制度进行细化和完善,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使水利施工工程能够更加规范。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避免在出现事故问题之后,出现相互推诿,保证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2.重视施工技术的综合使用,水利工程项目较为复杂,且涉及很多方面,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突发状况,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施工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投入施工。一般突发状况都是需要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解决的,施工人员可以从旁学习,加强日常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并且要重视多种施工技术相结合。施工人员不要将自己局限在自身专业领域内,需要加强日常的学习,学会多种施工技术的综合使用,在发生应急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流程繁多的特点,需要施工单位加强重视。根据上述研究可知,施工单位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加强对现场的考察,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工程资料,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作业,才能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全面作用。
参考文献:
[1]詹志伟.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1).
[2]谢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治淮,2019(5).
[3]胥金武.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4]杨森.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水能经济,2018(1):148.
[5]阮海华,厉雪英,汤水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探究[J].工业b,2017(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