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晶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8
摘要:作为集中治疗急性危重病症的病室,重症监护室主要包括相应工作人员与病区设施的要求,以及仪器设备保养与维护等标准。而由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期间家属不能陪同,以及通常病情较为严重与复杂的情况下,也增加了临床相应护理干预的难度。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疗护理期间所要承担的危险系数也逐渐提升,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加强是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不安全因素
引言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住院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并保护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特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
1.1.1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影响因素:新生儿生理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其护理要科学、合理、细心,而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是独自、封闭的接受治疗,家长的探视时间也是有限的,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孩子受苦,另一方面又怕护理人员不能好好照看孩子,由此产生担心、恐惧、怀疑的情绪,如果此时护理人员不能向家长耐心的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等问题,也许会引起家长的不满的情绪或者不配合的行为,这些都可能延误患儿的治疗,导致病情的恶化,一些医疗纠纷、医院暴力由此产生。因此耐心也是护理人员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素质。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有端正的工作态度,由于疏忽造成的伤害比比皆是,如拿错药、弄错用药剂量、未遵循医嘱等均可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病情不仔细或巡视不及时,可能导致未及时发现病情延误抢救。
1.1.2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新生儿的重症监护病房多是性能高,操作复杂,技术新的设备,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他们必须具备了解仪器性能、处理仪器故障的能力,而对这些技术的缺乏往往会导致患儿救助的不及时,危机其生命,出现医疗事故]。除此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具备规范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如果记录不及时或者不规范,在发生事故时就不能作为证明自己、保护自己的法律依据,而使自身受到伤害。
1.1.3操作不规范:新生儿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又没有陪护,很多基础护理都需要护士去做,如喂奶、洗澡等,但有些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动作粗暴、不注意细节、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这些往往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导致呛奶、窒息、烫伤、抓伤、坠床等危险的发生。
1.1.4人院接诊与出院交接不清:由于新生患儿疾病病情变化快,病症急、危重多,抢救多,所以很多时候医护人员在忙于抢救的同时往往忘记做记录。尤其是很多危重病号是从外地转人院的时候,护士往往不能很全面的对患儿进行全身检查,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如皮肤破损,注射部感染等,而这些都会留下隐患,导致后来的纠纷。出院时各种注意事项未与家属交代清楚,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明确。
1.1.5护理记录不严谨:未规范使用医学术语、缺乏科学性;记录不完整,缺乏连续性;数据不确切,陈述不清楚,没有条理性,这些都会导致交接的不清楚,不能正确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延误病情]。此外,如果护理记录不及时以致出现空白记录,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就会使护士处于被动地位,损害自身利益。
1.1.6护理人员精神状态:由于新生儿熏症监护病房的病号多、病情重、患者年龄小等问题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精神高度紧张,疲惫的状态往往会导致工作出现失误,效率降低。
1.2预防措施
1.2.1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方向,还要对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充满爱心、细心、有责任感,还应具备特殊的素质要求,有耐心,能耐心的照看病患、耐心的与家属沟通等,这就需要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与家属的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大夫积极的给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这就要求医院能够定期的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学到更多沟通技巧。这类的培训可不仅限于讲座、授课,也可开展外出学习、小组讨论、技能比赛等。还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规范、有序的开展工作。
1.2.2规范操作过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士的操作,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首先,应规范人院接诊及出院的手续办理,做好人院记录,并让家长配合仔细检查患儿全身,及时发现其他损害;出院时也要做好交接,与家长共同核实腕带信息并签字,详尽的给患者家属讲解各种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讲解出院护理知识,消除家长疑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因沟通不到位带来的事故。其次,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操作,耐心、仔细的对待患儿,不仅要关心其疾病的发展,还要照顾好其饮食起居,并随时注意与家长进行护理沟通,详细告知患儿病情进展情况,通过护理人员专业的育儿知识及超强护理水平,使患儿家长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消除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再次,要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注意其保存,定期检查,以确保护理记录内容清晰、准确,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如护理过程中发生问题及时与家长做沟通并记录,做到事后有据可查,这样既保护理人员的权益,也保护了患儿及家长的权益。
1.2.3适当休息、缓解压力:过于疲劳、紧张的状态会使人的效率下降而且错误百出,因此医院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适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护士的休息时间,缓解精神压力,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患儿、面对家属,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服务质量。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使护理人员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到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端正了其工作态度,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同时还总结出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增强护士的法律、安全意识,提高应急的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3讨论
新生儿有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的特点,因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也存在高危险性,医院环境、设备、卫生条件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探索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出其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保护护士安全都至关重要。
本次通过对临床护理经验的回顾并结合所了解到的此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总结出其危险因素,主要是包括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影响、专业技术水平、操作不规范、交接不清、记录不完善等一定的客观因素,因此。要加强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护理流程;适当休息等以降低不安全因素,减少纠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林春芳.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36(35):121—122.
[2]程淑芬.针对性护理及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0(07)33:156~157.
[3]杜海英,纪巍,葛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O1)07:130.
[4]陶乃娟,张艳峰.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护理宣教[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22:111一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