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翔1 范长红2
1潍坊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山东 潍坊 261041
2潍坊市技师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加强缓凝土后浇带施工至关重要,其是保证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关键要素。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后浇带施工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其所含的作用与价值到最大化,以期建筑工程为相关单位谋取更大的利益。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1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主要目的
首先,混凝土后浇带将原有的整栋建筑划分为高低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自然沉降为50%,再浇筑连接部分,将建筑重新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解决沉降差问题。
其次,建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收缩,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建成后的建筑会发生热膨胀和冷收缩,但如果变形受到抑制,就会导致温度应力。当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很容易出现开裂等情况。此时后浇带时间一般在一个月以上,收缩变形约40%已基本完成。因此,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时间是合适的选择正确的温度,后浇带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高于设计强度一个等级,以避免原混凝土和新浇混凝土交界处产生裂缝,并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实力。
2 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要点
2.1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中需严格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要求
采用有效的策略来释放应力,避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称为“放”;在后浇带施工实践中,相关主体采用混凝土填充建筑物裂缝,主要目的是抵抗未完全释放的预应力,即所谓的阻力。
2.2 遵守设计图纸进行留设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根据建筑物沉降等多种因素,设置了部分后浇带。因此,在施工实践中,相关主体不能随意改变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因此有必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预留或设置后浇带。
2.3 科学布设后浇带间距
正常状况下,在设计矩形建筑物后浇带时,其间距最好在三十米到四十米之间,而后浇带的宽度需要便利施工操作,结合建筑结构,一般情况下,其宽度不会超过一千毫米。
2.4 后浇带梁板受力钢筋不能断开
若是房屋建筑的梁板跨度较小,相关主体可以考虑在施工操作中配足钢筋;若是梁板跨度较大,可以依据相关要求断开,在混凝土补齐前焊接好钢筋。
2.5 科学布设后浇带的部位
相关主体在施工实践中,需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布设后浇带,还可以考虑在梁板反弯点的位置布设后浇带,还能选择在梁板中间地方布设后浇带,该位置的弯矩比较大,但此位置受到的剪力相对较小。
3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3.1 后浇带浇筑前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避免泥浆在浇注过程中泄漏的帖子,这是必要的,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后铸带附近,并使用钢筋支持进行分区工作两边的地带。同时,由相关人员专门负责施工区域的清洁,为后浇带的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在一些防水性能较高的施工区域,如地下室地板,应特别注意后浇带的施工。只有做好浇注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提高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
3.2 封闭浇注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如果后浇带的设计是专门用来避免裂缝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收缩,关闭浇注施工后浇带应进行浇注后约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混凝土收缩基本上是成立的;如果采用后浇带设计来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则应进行封闭浇注,待沉降差基本消除后再进行。封闭浇筑一般在主楼加盖后进行。有时,为了更准确地掌握不同建筑之间的沉降,可以采用特殊的沉降测量方法来测量沉降。当沉降达到施工允许范围时,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封闭浇注施工。
3.3 地下室后浇带的防水处理
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中,防水处理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内容。防水处理一般采用在外墙、底板后浇带及两侧混凝土接缝处设置钢板止水。为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钢板止水厚度应在3mm左右,宽度控制在300mm左右,后浇筑的混凝土应预留150mm宽。外墙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必须通过预制挡土板进行外防水措施。在此过程中,护板与底板压板的规格及配筋应保持一致。同时,在护土表面应铺一层防水膜,以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3.4 合理把握施工宽度及施工间距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建筑的完整性,这对建筑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严格控制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特别是一些建筑更高的楼层,在施工过程中,在压力下有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被剪除。它需要由大跨度柱铸带在建设过程中,然后强化可以通过焊接、切割和连接的两端的组件应力状态下不会变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通常限制在0.7m左右,后浇带间距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3.5 施工模板支护
施工模板支撑是后浇带技术的一部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建筑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建筑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间隔时间应超过2个月。并保证建筑主体部分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在间歇期,裙房的建设需要继续。施工完成后,主楼与裙楼之间将形成悬臂构件(梁板结构)。如果采用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将难以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带来的荷载。此时,为了保证支撑强度足够,经过计算,施工方将给予后浇带下方及两侧1m范围的模板支撑,这将大大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能力。
4 后浇带施工流程具体要求
(1)后浇区与周围两侧预留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预留。后浇带混凝土密封浇注前,应将区域清洗干净,并将两侧混凝土充分粗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必须充分振动并压实,以保证后浇筑带区域的混凝土经过合理养护后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2)混凝土浇筑后的周边区域的浇注区完成,后浇带的顶部覆盖,和周边区域设保护临时栏杆或砌体砌筑,以防止杂物的积累。后浇带坍塌,导致的后果将难以收拾。在地面浇筑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后浇筑区的钢筋被踩踏、污染和破坏。
(3)后浇区使用的混凝土应掺加无收缩特性的水泥。在搅拌过程中最好加入适当的早强减水剂。施工拌合前,应进行相应的配合比试验。搅拌时间应该足够,浇筑后,应进行合理的浇水维护。
(4)封闭浇筑前,后浇带区域跨内梁板结构两侧混凝土结构处于悬臂状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到一定强度前,跨内模板支撑体系不能拆除。只有在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值的75%后才能进行拆除,并且必须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后浇筑区砼封闭浇筑后,后续养护期间应对底板进行沉降监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对整个沉降观测记录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原因。
5 结语
总之,后浇带可以有效地降低缩孔应力。施工后期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使工程成为一个整体,以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施工质量是保证结构之间有效衔接、保持结构完整性的关键。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精心准备施工方案,精心构造,使后浇带发挥真正的作用,避免裂缝,从而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华阳.探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1).31,33.
[2]李超.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居舍,2018,(21).
[3]欧阳智斌.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