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62819891012XXXX
摘要: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愈发增加,桩基础作为建筑深基础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因经济性、实用性已经被广泛用于建筑项目施工中,且该技术在工程实际运用中,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础自身所具有的承受能力,在各种复杂的地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本文主要对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工民建基础工程;应用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使得社会中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数量不断地增加,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对承载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建筑的承载能力不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筑物在之后的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倾斜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对该高层建筑建设时,往往需要利用灌注桩的方式进行加固,以达到提升建筑承载能力的作用,当前现有的灌注桩技术当中,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因此,对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上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上的应用
1.1合理设置后注浆装置
为了确保后注浆灌注桩在工程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必须要合理地对后注浆装置进行设置。应选择钢材料制作的注浆管道,且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焊接;对于桩径不大于 1200mm 的桩,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2根注浆管,注浆管底端注浆头比笼长长出400mm。对于直径大于1200mm而小于2500mm的桩,应对称设置3根注浆管;浆阀应能承受1MPa以上净水压力,外部保护层应能抵抗砂石等硬质物的刮撞而不至使注浆阀受损;注浆阀应具备逆止功能。
1.2灌注桩后注浆
灌注桩后注浆工序:第一,混凝土浇筑工序。由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混凝土或其他杂物会顺着压浆管口,进入到管内,从而对整个后注浆工序带来影响。因此,在浇筑之前,应利用堵头将压浆管上部堵住,注浆时再拧开。第二,调配水泥浆。为确保水泥浆的和易性,不会在实际当中出现离析或粘稠的现象,应将水灰比确定在0.5~0.6之间。同时将水泥浆搅拌均匀后,要利用过滤网将浆液中的杂质清除,之后导入到储浆罐内。第三,桩底压力灌浆。压力灌浆的过程中,应在制作出桩身并完成养护后,进行一次预压检测。预压完成后,当桩身强度在 75%以上时,打开灌浆泵进行灌浆操作。灌浆的同时,应准确记录下来灌浆时间、灌浆压力、注浆量等数据,并根据各数据的变化情况,对灌浆操作进行调整。
1.3后注浆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后注浆灌注桩达到使用要求,应对后注浆的质量进行控制。在成桩2d后,就可以开始注浆,但最多不能超过 30d;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停止注浆;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可以终止注浆;根据设计采用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起始水灰比为0.6~0.7,压力正常后逐渐配成0.5~0.55,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浆液进入桶时必须用16 纱网过滤;施工时的压力控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灌浆压力与持力层地质情况、水泥浆浓度有关。所以,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应选择不同的注入方法,对于砂石与粘性土层来说,由于其渗透性较弱,所以,应选择一次升压法,而在卵石、砾石等土层当中,由于渗透性较强,应选择分级分压法。
1.4注意事项
整个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配置浆液时,应严格地选择水泥材料,避免水泥质量不合格对整个施工活动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提升工民建基础工程的质量;在整个灌浆工序中,应确保压力稳定在最佳的范围内,避免压力过大对整个桩身造成破坏,若土层中的压力大于最大值时,应立即终止加压;严格地控制注浆顺序。展开注浆操作时,应先对周边的灌注桩进行灌浆,然后逐渐向中间的灌注桩进行注浆,这样能够降低整个桩基础内压力的扩散,从而提升注浆的效果;设置侧管的,对于饱和土复试注浆顺序应先桩侧后桩端,对于非饱和土,应先桩端后桩侧;整个工民建基础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对所有的环节具有高度的重视程度,不仅要保证水灰比参数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还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与注浆时间,为注浆达到预期的效果提供保障;在后注浆施工中,一旦出现注浆压力长时间偏低、地面冒浆或桩孔串浆等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包括间歇注浆或降低浆液水灰比等
2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2.1在钻孔的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控制
第一,由于土质松散,如果没有很好实施泥浆护壁,容易造成钻孔壁坍塌。对于该问题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是用优质的泥浆,在终孔后实施泥浆补给,确保水头高度符合要求。第二,如果泥浆性能比较差,失水率超出标准范围,容易造成桩孔局部缩径。对于该问题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是用优质的泥浆,在施工中严格把握好泥浆比重和黏稠度,有效地降低失水率。第三,如果钻机安放不到位或不平整,钻杆弯曲超出了标准和限制要求,加上场区的土层软硬程度又不均匀,桩孔偏移倾斜。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我们要重视钻机的选取并严格安装并稳固好,使用钻铤加压,对于软硬互层的土质应该采用轻压慢转技术工艺。第四,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泥浆过稀,清孔未净,泥浆比重过小,清孔后等待灌注混泥土时间过长,这些都容易造成孔底沉渣过多。对于该问题的处理,在终孔环节结束后,保持低转速,选用优质泥浆继续实施循环清孔步骤,等清孔这一步骤结束后立刻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
2.2成桩过程常见问题及控制
第一,如果在施工中选取的原料粒径比较大,或是混凝土搅拌不是很均匀,或是导管连接部位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能而形成高压气阻,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导管的堵塞。该问题的处理是,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上把好关,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均匀,导管连接部位要保证密封严实。第二,如果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存在问题或是钢筋笼放置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容易导致钢筋笼的上浮。这个问题的处理也是有针对性地两个方面,加强钢筋龙的制作工艺,安放钢筋笼时应确保位置应准确。注浆管每连接好一段,必须用10#或12#铁丝与主筋牢固绑扎,严防注浆管折断。每节钢筋笼下放结束时,必须在注浆管内注入清水检查管路的密封性能。如发现漏水应提起钢筋笼检查,在排除漏水点后才能下笼。第三,孔距过小,土层松软,在混凝土冲击力的作用下,通过侧向挤压作用而使混凝土进入到相邻桩孔中,孔斜过大或塌孔严重未及时处理,而使桩位相连,这属于串桩问题。在处理上通常是隔孔钻探,在土层松软部位应使用保护圈护筒,填充混凝土,使用优质泥浆重新钻探。
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上的应用,能大大提升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能提升建筑的稳定性,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由此可见,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技术对于工民建项目的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今后工民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对钻孔后注浆灌注桩的应用力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长杰.钻孔后注浆灌注桩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上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30(05):1-2+6.
[2]谢志专,李慧明.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桩基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8(03):23-24.
[3]陈华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