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壮涛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密切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因此务必要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力求建造出高质量水准的民生工程。
        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密切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因此务必要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力求建造出高质量水准的民生工程。在市政工程中,工程测量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城市设计和规划具有较大影响。对此,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积极提高测量者素质和水平,提高测量设备精度,使测量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减少不可控因素对测量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了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市政工程;应用
        1.市政工程测量工作开展的意义
        (1)为市政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前,要先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而设计工作需要以具体的测量数据为基础,如果测量数据较为准确、合理,那么设计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反之,测量数据不准确,设计工作的依据不准确,会严重影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以测量数据和信息作为市政工程设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并加强对测量工作的重视。
        (2)为市政工程的施工工作提供保障。测量工作能够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完成特定项目的测量,才能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例如,中心线恢复的测量工作、控制桩和路边基桩的测量放样和设置等,可以使控制点的位置更加精确,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避免周围既有不良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3)作为工程验收的主要依据。在市政工程施工的验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对施工质量和工程量进行检查,而对这些内容的检查需要测量工作的辅助。重点是对工程的平面位置和各结构高程进行测定,检测实际数据与施工图是否相符,同时有利于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工程量的核算,为市政工程的最后的交付和结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
        (1)务必要确保各交点的间距以及方位和设计图相互吻合,当面临多个标段的市政工程时,要确保相邻标段的中心相互闭合、中线测量深入相邻标段80m~150m的范围,还要保证桥涵等构筑物的中心相互闭合。此外,还要核实相关建筑的位置与设计图相互对应,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并核实原因。
        (2)妥善布设护桩。在路基施工中,其关键依据为道路边线桩位置布设的护桩。而在实际施工中这些护桩极易遭受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进程中应频繁的开展边线桩的维护以及修复作业。为了提高边桩恢复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务必在施工以前对诸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部位布设护桩,以强化测设作业的有效性。所谓护桩即为在施工范围外布设的若干木桩,利用这些木桩则可以以最快速度恢复相关桩点。
        (3)妥善布设里程桩。里程桩设置的关键原则在于严格的依据设计图的里程桩号设置里程桩,进一步确保下一个施工环节的高效开展。对于直线段来说,一般间隔20m布设一个里程桩号,对于曲线段来说,一般间隔10m布设一个里程桩号。就里程桩设置的问题来看,很多施工手册中均论述不到位,同时在许多工地中也不受重视。在一些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在开展施工测量工作时,从很远的距离一尺一尺拉近以明确里程桩号,导致了里程桩的设置存在极大的误差,而里程桩设置的不准确则进一步导致了后续施工的道路在标高以及坡度方面存在误差。
        (4)做好水准点的校对和加密。对于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应予以妥善复合,要确保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当闭合差超出标准时应仔细检查原因并上报相关部门。一般来说,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往往布设于几个月之前,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这些水准点难免会遭人破坏或者由于地面沉陷而引发位移,所以正式使用之前的校对工作尤为重要。此外,一般在增设水准点时要遵循测高不加转站这一基本原则,并控制两点间距在120m~80m范围内。同时还要保证水准点的布设基础坚固、不易下沉、不会触及建筑物等,并保证水准点标识醒目。水准点的复核工作应每月开展一次,而对于存在异议的水准点则应待校核确认后才能使用。
        (5)妥善量测纵横断面。

在中线复核、边线布设和水准点设置的基础上,则可以开展纵横断面量测作业,其主要任务在于仔细核算施工区域的土方量,确保土方量和设计图相互对应。当土方量和设计图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依照原有成果;当土方量和设计图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务必要待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方可更改。
        2.2地下管线工程测量放线
        在市政工程领域中另一个重要工程为地下管线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务必要对现场已有管线彻底摸查,并对每个设计管线仔细定位。同时还应该妥善调研施工场地周边排水系统,并仔细核对设计图中标识的雨、污水的接入井井底标高,当存在较大误差时,应报至设计单位,待设计单位出具调整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1)在沟槽开挖前,应该依据设计图开展中线定位,当使用极坐标法测量放线时,应该在以下控制点布设中心桩:平面折点、竖向折点、起点、终点、直线段控制点等,中线桩间距为10m,并应使用中心钉固定于桩顶,同时在沟槽外部布设栓桩,进一步依据中线控制桩以及放坡方案开展沟槽上挖槽位置线的放样,并使用白灰标识位置线。随后在上口线外部位置对称布设高程桩,并控制高程桩间距为10m。
        (2)沟槽开挖进程中,对于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要素,相关人员务必要妥善复测。在沟槽检底过程中,可以运用极坐标法开展管线中心控制桩的布设,也可以运用经纬仪投点法布设。应去确保井室开挖和沟槽开挖同步进展,并依据井室桩号坐标和控制点坐标进而将结构中心线予以放样,放样方法通常使用极坐标法。最终按照放样成果开展沟槽开挖。
        (3)妥善开展管线基础量测。依据检底后管线中桩和设计基础宽度进一步对管线基础结构宽度予以放线,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布设基础高程控制桩,最终予以妥善复核。
        (4)妥善开展管线安装量测。待管道基础施工完毕,应将中线恢复,并依据管线具体的结构类型和附属设置,采用不同的安装放线方式。
        (5)妥善开展回填过程量测。依据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对于不同位置的回填土开展分层高程控制桩的布设,并将回填土的分层压实厚度予以标识。
        2.3测量技术控制
        (1)在测量仪器方面,测量仪器的精准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对此,测量单位应根据不同测量任务和工作量,合理的选择仪器精度。为了提高测量质量,还可将仪器交给指定单位进行检测,在应用过程中,测量人员也应定期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准度,确保仪器精准高效的运行,并对资料进行存档。
        (2)在测量方案方面,在保障测量精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素,使施工进度得以提升、施工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另外,还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测量原则,对于大型市政工程来说,还应设置平面控制网,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测量,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对关键点为的合理性进行确认,确保测量结果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合。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数据与工程的建设和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测量技术的应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都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规范化,从技术应用上和管理上保证测量的规范化实施。
        参考文献:
        [1]邬晓光.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和作业方法[J].安徽建筑,2018(4):175-176.
        [2]邵尧胜,王坤.做好工程测量和工程监测工作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J].建设监理,2017(9):30-33.
        [3]张小虎.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242-243.
        [4]王晓.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6):199-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