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沟通桥梁,力促后进生转化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黄礼椿
[导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
         黄礼椿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572600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父母缺位家庭城镇高中“问题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有着特殊性。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使这此特殊学生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问题学生;管理教育;研究
         引言:高中教师不能放弃“问题学生”,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以鼓励的评价方式对待“问题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
         一、加强与“问题学生”的家长的沟通
         改变其教育观念。通过调查了解,课题组发现造成“问题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首先得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沟通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家长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让学生成方位有追求、有理想的中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抛弃不良行为习惯,逐步提高学习成绩。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方法。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很不恰当,不是打骂,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或者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教师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在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沟通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班主任老师平时要多组织一此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更多的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抓好一年两次的家长会,坚定家长教育孩子的“决心”和“信心”。在家长会上,既要突出表扬优秀孩子,又要重视展现“问题孩子”的亮点和点滴进步。一方面激发家长追求孩子进步的决心,另一方面增强对孩子的信心。家长只要有了“决心”和“信心”,家长就会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的学习,“问题学生”的转化便有了希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与家长的联系纽带,积极化解家长与学生的矛盾。个别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不和谐,导致其成为“问题学生”。对待这此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和学生及家长沟通了解情况,主动做“和事佬”,在父母面前讲孩子的进步,说孩子的好话,在孩子面前讲家长的艰辛与不易,说父母对他的点点滴滴的爱。
         二、了解学生内心,深入交谈
         班主任在忙忙碌碌的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发现“问题学生”还是“问题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便失去了耐心和信心。然后要么把他置之不理,要么批评一通再状告家长。其实班主任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教育是费力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抓住学生的弱点,弄清“问题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方可对症下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理解、宽容“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对一此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常常与家长沟通,同时密切关注“问题学生”的思想表现。对“问题学生”的“亮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正面疏导,并指明努力方向。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进行人生规划。任何有理想、有追求的同学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三、学校改变考核细则,适当突出对“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考核
         学校对考核班主任突出什么,班主任就会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什么地方。建议学校要求班主任建立“问题学生”档案,跟踪“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对转化效果进行确认及考核。依次引导班主任老师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定期组织“问题学生”转化工作交流会,交流思想方法,表彰优秀个案。学校定期组织专门的经验交流会,对班主任工作的改进其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案例的交流,班主任会得到工作的灵感,明自自己工作的得与失,明确以后工作的方向、思路、方法。对优秀个案的表彰会引导班主任积极专注于“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发展。另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保持良好的心态。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任课教师放在“问题学生”身上的精力和教学任务要多一此,这就更需要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并提升“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为动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认识到提升“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良情绪,以细心负责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受益。另外,高中教师要多站在“问题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了解“问题学生”的真实想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为让“问题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教师要多给子他们鼓励和尊重。
         结语:综上所述,广大高中教师要想有效转化“问题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个“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然后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罗小燕.社会视域下家庭教育与“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48):197-199.
         [2]常瑞丽.特殊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J].教书育人,2019(31):12-13.
         [3]秦珊.班级管理中问题学生转化例谈[J].亚太教育,2019(09):169.
         [4]陈世鹏.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小议[J].文教资料,2019(21):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